新中国外交体制的构建与运作(1949.9-1954.9)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f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9月至1954年9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重要一段,新中国正处于政权过渡阶段,但新中国外交却于此时取得了重大的外交成果。许多学者深入研究了1949.9-1954.9间中国外交的历史,却很少对这五年的外交体制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关注的中心议题是新中国外交体制的构建与运作(1949.9-1954.9)。笔者从体制构建与运作两个角度,对新中国外交体制进行分析,集中于当时相关机构和人员,并以“抗美援朝"作为案例,对新中国外交体制在这一时期的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 本文希望能有助于增进对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了解,并籍此为新中国政治体制的有关研究提供有益的视角。
其他文献
学位
结合项目的实施建成过程,从校园空间设计、建筑单体设计两个层面介绍了设计构思,进行了实践验证与总结提炼,进而对现代岭南校园建筑设计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探索.
量刑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其中量刑根据的合理与否,关系到量刑均衡和司法公正的实现。对量刑根据做一系统的阐述,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具有重要
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2002年中国开始明确地阐明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思想。在分析了中国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现状后,以三代人权理论为基础,尝试对中国的社会弱
在学术研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国内对民主文化的研究相对民主其他方面的研究较少,且还没能形成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在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当中,
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研究一直是法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少数民族妇女作为“少数民族”和“妇女”双重角色的统一体,这一特殊群体可能会受到双重歧视,她们的人权受到损害的
影像梳理蔚然成风“中国摄影推介”启动  各地各行业摄影组织有意识的影像梳理和整合传播形成新风。2011年12月30日至2012年1月10日,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在中国美术馆跨年主办的《花椒欲望—管窥四川摄影30年》影展,以30位四川籍摄影家不同样貌的作品,组构成独特的地域影像研究样本。8月17日,《瞬间·甲子—湖北摄影家60年作品展》展出的新中国成立以来56位摄影家的59件获奖作品被湖北省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