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V T抗原诱导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特点和分子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737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JC病毒(John Cunningham virus,JCV)是多瘤病毒家族成员之一(家族成员还包括SV40和BK病毒),其基因组为环状双链DNA。JCV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寄生在淋巴组织和泌尿系统中。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JCV大量复制并损伤神经系统,导致进展性多灶白质脑病(PML),或整合到人体基因组参与肿瘤发生。JCV静脉和颅内注射可诱发动物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在病毒自身启动子作用下JCV T抗原转基因动物可发生垂体腺瘤、恶性神经鞘瘤和髓母细胞瘤等。人体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表明,舌咽部鳞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肺癌和前列腺癌中JCV DNA阳性率或拷贝数高于对应正常组织。JCV T抗原可通过DpSGX(2-4)pS结合到蛋白酶体SCF中的β-Trcp 1/2蛋白,干扰泛素介导的β-catenin蛋白降解,同时还可与β-catenin结合提高其蛋白稳定性并诱导其入核,核β-catenin通过上调c-myc和Cyclin D1蛋白表达促进细胞S期演进。我们前期研究结果提示,JCV T抗原过表达可以使转基因鼠发生肺癌或晶状体肿瘤。本研究拟在人体、动物、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JCV T抗原诱导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特点和分子机理,为JCV相关消化系统肿瘤防治提供科学实验依据。研究方法:1.原代培养小鼠晶状体肿瘤细胞,获得JCV T抗原高表达的细胞模型。稳定转染JCV T shRNA,qRT-PCR、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JCV T抗原mRNA和蛋白表达;MTT和PI染色检测细胞增殖和周期;APC和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划痕修复和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免疫共沉淀、银染、飞行质谱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相互作用蛋白;蛋白组学和Western blot分析T抗原表达降低后差异信号通路和蛋白。人肝癌、胰腺癌和小鼠胰腺癌细胞稳定转染pEGFP-N1-JCV T后,Western blot检测GFP和T抗原的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和周期;APC和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2.制备CAG-LacZ-T抗原loxp/loxp转基因鼠,与肝细胞特异工具鼠Alb-cre和胰腺特异工具鼠Pdx1-cre交配激活T抗原表达,鼠尾DNA PCR筛选Cre和T抗原双阳性转基因鼠,靶器官DNA PCR验证靶向LacZ的T抗原是否成功激活;CT和大体观察转基因鼠的脏器病变;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T抗原和肿瘤标志物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转基因鼠组织中相关蛋白表达。3.收集肝癌和胰腺癌组织及相应的正常组织的石蜡标本和冰冻组织,提取石蜡标本DNA,PCR和qPCR检测JCV T抗原DNA阳性率和拷贝数;提取新鲜组织蛋白,Western blot检测JCV T抗原蛋白的表达。利用石蜡标本制备组织芯片,免疫组化和原位PCR检测JC V T抗原DNA和蛋白。结果:第一部分:JC病毒T抗原对消化系统肿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及分子机理1.稳定转染JCV T shRNA后,通过qRT-PCR、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JCV T抗原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2.JCV T抗原低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G2/M期阻滞和凋亡,降低细胞迁移、侵袭、糖酵解和有氧氧化能力(P<0.05)。3.JCV T抗原可与RPL19、β-catenin、β-Trcp、NF-κB和C/EBP相互结合,但不能与Rb结合。JCV T抗原主要影响蛋白质合成和降解、能量代谢和粘附信号通路(P<0.05)。下调JCV T抗原表达促进ING2、ING5、p21、p53、Bax和p-p38蛋白表达;抑制CyclinD1、survivin、p-mTOR、VEGF、NF-κB、Akt和Bcl-2蛋白表达。4.人肝癌、胰腺癌及小鼠胰腺癌细胞中JCV T抗原过表达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增强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第二部分:JCV T抗原诱发转基因鼠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特点和分子机理1.鼠尾DNA PCR鉴定结果显示,cre和T抗原均为阳性;靶器官DNA PCR结果显示,LacZ被切除。2.CT发现转基因鼠肝脏肿胀,体积增大。大体发现转基因鼠的肝脏、肺、脾及腹腔均有白色结节。HE染色发现肝脏、肺脏、脾脏及腹腔结节均出现癌细胞;免疫组化显示肝脏、肺脏、脾脏及腹腔结节的癌细胞均有强阳性的T抗原表达;肝癌细胞中AFP、Hep-1、β-catenin和Ki-67蛋白高表达,CEA和CK19无着色。3.与野生型鼠相比,Alb-cre/T抗原转基因鼠的肝组织中T抗原、mTOR、p-m TOR、β-catenin、Rb、β-Trcp、NF-κB和survivin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同时ING2、ING4、ING5和Bax蛋白表达降低。4.CT观测发现Pdx1-Cre/T抗原鼠腹腔出现钙化灶,大体发现转基因鼠胰腺肿瘤,同时还在胃和十二指肠内发现了白色肿物。HE染色发现胰腺、前胃、胃体、胃窦及十二指肠内均发生肿瘤;免疫组化显示,胰腺、前胃、胃体、胃窦及十二指肠的肿瘤细胞均有强阳性的T抗原表达。5.与野生型鼠相比,Pdx1-cre/T抗原转基因鼠的胰腺组织中T抗原、β-catenin、Rb、β-Trcp和survivin蛋白表达升高,同时ING2、ING4、ING5、Bax、p53和p21蛋白表达降低。第三部分:JCV T抗原与人肝癌和胰腺癌发生的关系1.PCR结果显示,肝癌及正常肝脏组织均有JCV T抗原DNA整合,肝癌组织的JCV T抗原DNA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肝脏组织(79.0%vs 84.7%,P<0.05);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组织均有JCV T抗原DNA整合,胰腺癌组织的JCV T抗原DNA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76.0%vs 92.3%,P<0.05)。2.肝癌及正常肝脏组织中JCV T抗原DNA拷贝数无显著差异(P>0.05);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组织中JCV T抗原DNA拷贝数也无显著差异(P>0.05)。原位PCR结果显示,肝癌及正常肝细胞核中可以检测到JCV T抗原DNA;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细胞核中也可检测到JCV T抗原DNA。3.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肝癌组织中JCV T抗原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胰腺癌组织中JCV T抗原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肝癌组织中可以检测到JCV T抗原蛋白核着色,癌旁正常组织中JCV T抗原无着色;胰腺癌组织可以检测到JCV T抗原蛋白核着色,正常胰腺组织中JCV T抗原无着色。结论:1.JCV T抗原通过影响蛋白质合成及分解、WNT和NF-κB等信号传导通路,调节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凋亡、能量代谢、迁移和侵袭。JCV T抗原促进肝癌和胰腺癌细胞生物学表型恶性转变,在消化系统肿瘤恶性演进中可能发挥作用。2.JCV T抗原诱发转基因鼠消化系统肿瘤,为T抗原参与消化系统肿瘤发生提供了直接实验依据。JC病毒T抗原通过下调抑癌基因表达,激活WNT等信号通路促进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3.JC病毒通过嵌入到人肝和胰腺细胞基因组并表达T抗原参与肝癌和胰腺癌的发生。JCV T抗原在正常和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是由于癌细胞更有利于JCV T抗原的转录和翻译。
其他文献
脑桥小脑发育不良(Pontocerebellar hypoplasias,PCH)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严重的认知障碍,运动障碍以及癫痫发作。神经放射学和神经病理学特征将PCH分为19个亚型,其共同特征为腹桥、下橄榄和小脑的进行性变性。目前已鉴定出16个与PCH相关的基因,包括VRK1、EXOSC3、TSEN54、TSEN2、TSEN34、SEPSECS、RARS2、CH
目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早产儿常见且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以肺泡发育停滞为主要特征。其病死率高,即使存活也会伴有远期的肺通气、换气及肺泡弥散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作为肺泡上皮细胞的“祖细胞”,当肺上皮受损时,不仅可以自我更新,还能增殖并分化为I型肺泡上皮细胞(AEC I),在肺泡结构和功能的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证
目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指个体经历、遭遇或目睹到涉及自身或他人危及生命的应激性事件或处境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研究发现PTSD患者记忆障碍,以及与应激紧密相关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功能异常。前额内侧皮质(medi
研究目的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国内外女性发病率最高、死亡率第二高的恶性肿瘤,已成为重要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作为女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部分乳腺癌有着较高的侵袭性,危及患者生命。仍有一部分乳腺癌患者,初诊时即已出现了远处转移,这部分患者总生存率远远低于诊断时尚为早期的患者,预后较差。尽管随着基因检测、药物敏感性筛查等科学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与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治疗策略日趋完善,但乳腺癌
目的: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同时是世界第九常见恶性肿瘤。对膀胱癌发生发展的机制进行深入的了解,将有助于改善膀胱癌的诊断与治疗手段,使更多患者从中受益。CARMA3在许多类型肿瘤中均高表达,并能在其中促进细胞的增殖与转移等多方面功能。一般认为CARMA3能够响应G蛋白偶联受体与受体酪氨酸激酶激活NF-κB通路,进而促进一系列下游癌基因的表达。因此在膀胱癌中CARMA3可能促进肿瘤的生长并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老年群体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记忆力降低、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行为问题。AD的两大主要病理学特征是:细胞外淀粉样斑块或老年斑(amyloid plaque or senile plaque)的形成和神经元内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近些年研究发现,除了
前言: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儿童骨科常见的发育障碍,治疗不当可导致青少年和青年期骨关节炎(OA)。在DDH早期,软骨细胞发生凋亡在促进髋臼软骨退变、加速DDH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预防软骨细胞凋亡可能是改善DDH预后的重要策略。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2(WISP-2)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富半胱氨酸61/肾母细胞瘤高表达基因(Nov)等CCN家族成员之一。Masatoshi等报道骨关节
目的: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散发、进展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根据典型临床症状不同,MSA主要分为以震颤僵硬为主的帕金森型(MSA-parkinsonism,MSA-P)和以共济失调、姿势步态不稳症状为主的小脑型(MSA-cerebellum,MSA-C)型。大量的神经影像学证据表明小脑是MSA患者最一致的损伤部位,MSA-P和MSA-C都表现为
目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畸形之一,大部分在新生儿期才可做出诊断。肛门直肠畸形可以通过手术矫正,但对于约50%以上常合并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畸形等其他系统畸形的患儿,术后预后效果往往较差。在肛门直肠正常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如果调控胚胎中线器官融合、细胞黏附融合及尾端外胚层的基因表达异常,往往导致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生。据文献报道的结果,Wnt信号通路是肛门直肠畸形研究中最为成熟且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渐进性的退行性病变。脂蛋白脂酶(LPL)与AD的发病密切相关。定位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LPL被证明主要来源于外周组织,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AD模型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LPL表达降低,其可能原因是由脂肪组织LPL表达降低所致;限时摄食可抑制AD模型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LPL表达的下降。然而,限时摄食是否通过调节脂肪组织LPL表达进而拮抗AD模型小鼠脑微血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