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及隧穿磁阻磁传感测量技术的空间电荷分布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yc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晕放电的过程包含着十分复杂的物理过程。电子、正离子、负离子和中性分子等多种微粒在放电过程中同时存在,并且带电粒子如电子等的运动在空间中形成电晕电流,而空间电晕电流又感应出磁场。直流电晕产生的空间电荷分布、电晕电流密度分布与空间磁场分布之间存在单向映射关系。因此,为解决目前直流电晕放电研究中存在的气体中空间电荷分布难以测量的问题,通过监测电晕电流在其周围所产生的空间磁场分布来研究空间电荷分布是一个新的研究方法。本文摒弃了传统的研究空间电荷分布与空间磁场分布之间的物理规律的方法,将空间电荷分布、电晕电流分布和磁场分布均抽象为数学向量,创新性地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以及隧穿磁阻(Tunneling Magneto Resistance,TMR)磁传感测量技术来研究电晕放电的空间电荷分布。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空间电荷、空间电晕电流和空间磁场分布的映射关系以及通过TMR磁场传感器实现对电晕电流及其磁场的测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基于COMSOL软件建立空间磁场分布与空间电流分布的数据库。首先推导了电流密度分布与电荷密度分布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COMSOL数值仿真平台,根据平行针结构双极放电和典型单点电晕放电这两个场景分别搭建了空间电流分布的仿真模型,并计算出空间电流分布所产生的空间磁场分布。改变电流分布,磁场分布也随之改变,由此建立起空间电流分布与空间磁场分布的数据库。(2)具体地应用神经网络来求解磁场-电流的映射关系。首先提出空间磁场分布-空间电流分布映射关系的研究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回归问题,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磁场-电流映射关系求解模型,并介绍了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学习方法。接着,阐述了对原始映射样本库的数据简化和预处理方法。然后,基于R语言平台通过参数调优来选取网络模型的参数。最后,分别以两个场景模型所得的映射样本数据库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对神经网络模型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分析了输入节点数对磁场-电流映射关系求解模型精确度的影响。(3)针对针-板电晕放电进行了磁场传感测量研究。首先基于隧穿磁阻传感器设计并制作了双轴磁场传感测量装置,并对TMR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频率响应这两个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其次,通过双轴TMR传感器对电晕放电脉冲电流产生的磁场的响应,实现对电晕电流及其磁场的测量。此外,通过对磁场测量结果的分析,验证了该测量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具体地阐述了本文方法应用于实际直流线路空间电荷分布测量的整体方案。
其他文献
学位
色彩是人机界面中重要的信息编码方式。恰当的色彩关系既可以增强信息显示的有效性,又可以提升界面的美观度,带给人愉悦、舒适的心理感受。然而长久以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色彩视觉感知因素的研究成果缺少系统的整理,各类理论和概念错杂,不利于设计师的运用。本文旨在通过梳理色彩设计理论,统一各项感知因素于表色体系中,将色彩表征与配置的科学化与艺术化相统一,帮助设计师实现最优的色彩运用。本文以视觉感知层次理论为
随着移动设备与机器人朝着小型化、智能化发展,人机协作与机器协作的应用开始逐渐增多,基于集群协作的应用未来将随处可见。定位技术是实现集群协作应用的关键。其中,基于超宽频无线通信技术的定位技术是最流行的室内定位技术,具有精度高、鲁棒性好的特点。集群内的机器人或设备通过与多个超宽频锚点交换信息确定自己的位置。然而,集群经常因缺少锚点信息而导致定位失效。特别在定位锚点稀疏的环境中,如何感知位置是一个亟待解
随着社会经济稳步增长,我国电力需求攀升,电力峰谷差加大等问题日益凸显。与此同时,伴随着智能电网的飞速发展,用户侧资源也变得更具主动性。这为利用用户侧资源缓解电力供应压力提供了良好机会。在我国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保证需求响应持续良好发展进一步成为了改革的重点内容。开展市场环境下实施需求响应的相关研究对于转移电力高峰负荷,保障电力供需平衡以及提升社会整体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环境下电网
当前,世界正经历第三次能源革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展迅速。我国也正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由于直流系统具有电能质量优、供电容量大、效率高、可靠性高、便于新能源接入、电压控制灵活稳定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于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多/全电飞机等工业领域。尤其是具有多电压等级的直流系统,已逐渐成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础。然而,由于多电压等级直流系统结构复杂且包含大量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使得其进
学位
学位
近年来,随着相控阵雷达的发展和相控阵技术的进步,6~18GHz频带的应用领域愈加受到重视。雷达系统中的收发(T/R)组件采用单片集成的形式,不仅能满足军事应用中的需求,而且功耗小、体积小、成本低。低噪声放大器(LNA)作为接收链路的第一级,首先对微弱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接收链路的性能。因此一个具有一定增益、噪声性能良好的6~18GHz低噪声放大器对于T/R组件十分关键。论文采用40
随着频谱资源的日渐紧张,逐渐在毫米波甚至太赫兹频段上开展新的频谱应用开发。在通信系统中,更高的工作频段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扩大通信容量;而在雷达成像系统中,则具有更大带宽、更高分辨率的优势。新的潜在应用对天线提出了高增益、低损耗、低剖面和结构紧凑的要求,本文拟开展V波段和W波段低损耗、多极化的平面阵列天线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设计了一款基于脊间隙波导馈电的W波段线极化平面缝隙阵列天
VSC-HVDC由于其自身特性易于构建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VSC-MTDC),能够实现多电源供电和多落点灵活受电,满足不同交流系统间的控制和运行需求。各端换流站的有功功率能够相互进行协调控制,增强了VSC-MTDC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安全稳定性,而同时也带来了交直流系统间协调控制的复杂性。随着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接入交流电网类型的多样化和直流输电技术混合化的发展,其互联交直流系统间的协调运行及控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