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民健身路径作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城乡居民体育健身需求、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在城市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城市社区居民享受到了国家健身工程的福祉。但是,由于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健身路径存在区域间配置不均衡、使用不当及管理不善等方面的问题。在我国公共服务资源总体配置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达到体育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化,以实现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从体育地理学的学科视角,以空间布局优化为切入点,研究全民健身路径如何在城市社区优化配置中达到公共体育设施均等化共享目标。本研究选取武汉市洪山区作为实证分析对象,以区位理论、区位-配置模型等公共服务设施资源配置理论为理论基础,遵循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运用GIS地理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洪山区所辖157个社区的全民健身路径设施的空间布局特征,旨在探索一种适合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资源空间布局的分析评价方法及优化方案。论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总结了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及空间布局的理论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选址布局的理论基础。将公共资源配置理论与GIS分析技术结合起来,对洪山区社区现有全民健身路径的服务人口数量、承载力状况、与人口分布的协调程度及路网可达性等现状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并以地图可视化表达方式呈现分析结果。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洪山区全民健身路径总体布局呈现团聚状分布,城区中心形成卓刀泉街中心和和平街中心两个分布重心区,自中心向外围分布数量递减,各健身路径投放点的服务范围逐渐变大,相应地可达性水平也逐渐降低。洪山区健身路径的布局与人口分布、社区发展成熟度呈现高度正相关,但在某些住区,全民健身路径资源的投放配置落后于城市社区的发展,未来仍需大力普及和科学配置健身路径设施,以保障全民健身计划和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均等化目标的实现。优化方案为19处社区新增健身路径设施,并应用ArcGIS的最短路径法为新增设施进行了科学选址布局,优化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洪山区社区体育设施空间布局,满足了市民休闲健身的需求,从而为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起到了设施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