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与变动:晚清民国江浙地区救灾仪式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le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江浙地区的救灾仪式为研究对象,试图以救灾仪式为切入点,通过长时段的视角来考察社会转型中国家、地方与民间三方对神灵建构及其相互关系。   文章共分绪论和主体四部分。第一章介绍中国历史上的救灾仪式,希望通过救灾仪式的介绍使人们对救灾仪式有一种感性上的认识。第二章集中描述和分析国家、民间与地方三个层面上在对待建构神灵所持不同态度。探讨在国家、民间与地方政府采取不同态度的背后原因,以及社会变革背景下救灾仪式的命运。第三章叙述国家、地方与民间三层面上的仪式过程。着重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对仪式举行方式进行划分,力图全方位体现转型中国家、民间与地方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示一个鲜活的地方社会。在余论中主要分析在既新又旧的民国社会,救灾仪式继续存在的原因。   本文对江浙地区的救灾仪式进行宏观与微观的考察,分析了救灾仪式的神灵构成、仪式过程及国家、民间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展示在革命话语与现代化话语影响下的地方社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生存心态。以及转型社会中意识形态是如何建构,传统又是如何传承的。
其他文献
本文是对1910年代至1930年代流亡中国关内地区的韩人安那其主义者(Anarchists)的思想和活动的专题研究。这是目前学界关于20世纪上半叶在华韩人活动研究中一个相对薄弱的方面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清末民初,中国东北边疆危机日益深重,清政府以及民国政府为加强对东北的控制,相继在东北地区进行改革。在外界的挑战和压力下,达斡尔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难以为继,被迫发生变
从中国古代史籍中,我们可以发现,华夏政权对四周的民族和部落是比较关注的,历代史书中都有关于东、南、西、北各个方位民族的论述,而且可以看出,这些记载具有相当的连贯性,这
对不同方法纯化魔芋葡甘露聚糖进行了研究,酶法结合乙醇沉淀法是最佳提纯魔芋葡甘露聚糖的方法。对提纯的魔芋葡甘露聚糖进行了改性,对比了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魔芋葡甘露聚糖
北宋的正衙殿是位于外朝的文德殿,其视朝仪包括常朝仪和月朔视朝仪。北宋阜帝主要在内朝处理政事、接见群臣,并不参加在文德殿举行的每日常朝,因此,文德殿常朝彻底形式化,但是直至
学位
推导了预应力网壳结构在正常使用阶段的预应力索单元的特性矩阵。比较分析表明 ,与以前使用的索元公式相比 ,新导算式更适合于预应力网壳结构的分析 The characteristic mat
第二次布匿战争是世界古代历史中一次非常重要的战争,这次战争持续了18年的时间,战斗双方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次空前的战争也给罗马和意大利社会带来了多
学位
中国道教向韩国的正式传播是在韩国古代三国时期的高句丽末期624年唐高祖时期。百济的道教是受到中国南朝和高句丽的影响从民间开始扩散的。通过‘山水纹砖’、‘百济金铜大
学位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之一,对后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文心雕龙》为重点研究对象,部分章节兼及钟嵘《诗品》。本文注重理论与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