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激光冲击强化机理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da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冲击强化是一种新型、高效的主要针对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它利用高功率密度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诱导的等离子体压力对材料表面进行强化处理,提高材料的抗腐蚀、耐磨损及疲劳寿命等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等关键零部件的强化处理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激光冲击强化的机理复杂,涉及到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离子体状态演化、冲击波在介质内的传播规律以及材料的动态塑性行为等多个物理过程。本文采用实验测量、理论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路线,对激光冲击强化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进展包括:   1.建立了多物理场同步测量的激光冲击实验平台,能够对激光参数、等离子体压力特征以及材料的动态响应特征进行同步测量。其中,新发展的质点速度测量系统PDV在经过不同速度区间的实验标定后,能够在较宽范围内获取自由表面质点速度,为材料动态力学行为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2.提出了PDV结合PVDF对材料动态力学性能进行测量的实验方法。PDV以及PVDF的测量数据不需要在时间上进行平移就可以具有相同的时间起点,减小了由于杆的横向惯性引起波的弥散效应,从而提高了实验测量的精度。在为激光冲击强化研究提供参数的同时,为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测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3.从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出发,考虑等离子体膨胀与约束层、吸收层以及靶体介质的变形耦合作用,提出了描述等离子体压力特征的一维耦合分析模型,并发展了等离子体压力的迭代求解方法。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给定激光参数和材料参数条件下的激光诱导的压力特征。同时采用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对不同靶体材料内的压力特征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压力峰值与传播距离的关系。压力耦合分析模型计算的峰值压力及脉宽与实验测量结果一致,得到了较好的实验验证。   4.以等离子体压力作为载荷条件,发展了介质内部冲击波传播和衰减规律的耦合数值分析方法。同时采用PDV测量系统对靶体背表面冲击中心位置的质点速度历程进行了测量,验证数值分析模型。获得了不同激光功率密度条件下压力的衰减规律、靶体背表面的质点速度历程以及介质内冲击波压力和质点速度的指数衰减规律。   5.采用量纲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激光冲击强化过程中影响强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得到了冲击强化效果的几何相似律,为相关工艺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分析方法。首先系统研究了激光单次冲击过程中,冲击强化效果的无量纲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发现单次冲击过程中,峰值压力pm与靶体材料的Hugoniot弹性极限σH之比,pm/σH,是影响塑性区深度以及最大残余压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单次冲击的研究基础上,对激光单列重叠冲击强化效果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发展了激光单列重叠冲击的数值模拟方法。经过分析,确定激光重叠冲击过程中相邻光斑间距d与光斑半径R之比,d/R,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并确定光斑重叠率η=60%左右时可以获得较好的冲击强化效果。
其他文献
超燃冲压发动机具有高速、高比冲以及宽马赫数工作范围等特点,是当今世界各国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十几年以来,国内外各国在超燃冲压发动机领域投入大量人力以及资金,
采用乘波体为主要升力体、机体/发动机高度一体化的方案时,高超声速飞行器各部件间的耦合关系大大增强,这要求在概念设计阶段就必须综合考虑前述各种因素的影响,开展相对精确
随着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改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游戏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
居住权产生之初就以保障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居住利益而存在,在《民法典物权编》中,居住权被规定与用益物权一章.居住权的确立应有相应的规则与限制,并且需要进行登记.在现代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部门对电能计量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互感器(包括TV,TA)的误差是影响电能计量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对互感器进行定期检定,
为改进生物电阻抗测试系统的电极性能,本文将从电极定位系统的设计出发,在研究传统Ag/AgCl电极交流阻抗变化规律基础上,提出化学刻蚀和激光微加工两种方法,制造具有丰富表面微结
伴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燃料电池等绿色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高增益电压转换功能的DC-DC变换器逐渐成为了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和两电平DC-DC变换器相比,三电平DC-DC变换器具有降低开关管、二极管电压应力以及减小滤波器件的尺寸等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三电平DC-DC变换器与两电平DC-DC变换器具有相同的电压输出能力,并且都不能实现更高的电压转换比。为了进一步提高受电路拓扑结构和功率器
现场总线技术是当今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具有全分散、全数字化、智能、双向、互联、多变量、多点、多站等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现场仪表与控制系统和控制室之间的通讯。针对
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同班同学以及高考挑战,很容易就会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在此期间,倘若班主任应用过高的标准对学生进行管理,容易会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
绕线式旋转变压器因其精度很高、且具有结构可靠、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和军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论文围绕无接触绕线式旋变的精度,从参数设计与结构优化两方面对无接触绕线式旋变展开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绕组结构对旋变的精度起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绕线式旋转变压器的原理及绕组结构,对定转子绕组采用正弦分布绕组的旋变原理进行了理论推导。对采用双层短距绕组,同心式正弦绕组和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