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的南京老山风景区南麓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出现,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如今已形成广泛共识。位于城市内部或与城市相邻的城市型风景区,因与城市相邻的特殊区位关系,在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风景区与城市交界地带生态环境遭破坏问题在我国并不属于个案。为此,本研究以南京老山风景区与江北新区城市建设交界地区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为理论基础,借鉴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尝试研究在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下的景城相邻地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土地利用优化等建议。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在介绍相关研究背景、明确研究目的与意义基础上,对生态保护优先、土地利用优化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研究对象区位、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研究重点与技术路线。第二部分重点关注了与城市相邻风景区周边生态保护与土地利用相关的研究方法、政策法规、实践经验等研究动态。第三部分在对生态资源现状进行梳理基础上,针对研究对象的区位、规模尺度、地形地貌等特征,借助GIS、主成分分析等工具,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开展了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并得到了老山风景区南麓生态敏感度总体较高的主要结论。第四部分重点从开发建设的维度,开展了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并得到了老山风景区南麓适宜开发空间相对有限的主要结论。第五部分首先根据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结论,提出了采用分区分类施策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总体建议;其次依据生态环境敏感性和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以利益相关方诉求为导向,针对既有规划,提出了生态保护优先、需求导向为本、政策制度支撑等土地利用优化建议。第六部阐述了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不足、以及对后续研究的初步思考。正文字数约59167字,101幅图表(图63幅,表38份)
其他文献
乡村公共空间是旅游型乡村中承载游客活动和展示乡村风貌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乡村旅游业兴旺发达,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并没有达到建设时的预期效果。不同旅游型乡村的公共空间、一个乡村的不同公共空间、同一公共空间的不同位置的使用状况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有效地提升乡村公共空间活力成为了当下旅游型乡村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乡村
目前我国城市更新的规模扩张、内涝问题频发,防洪减灾成为文物建筑整体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文物建筑防洪工程主要针对建筑本体开展,雨洪管理措施单一,防洪效果不显著。随着针对场地中雨洪管理新模式的“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和针对外环境设计的“预防性保护”要求的提出,外环境中的雨洪管理实践成为更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防洪减灾途径。本文以实现文物建筑雨洪风险的削减、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目标,采用文献综述、现场调
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内很多老旧煤矿逐渐关停并转,大量的工业建筑由于失去生产功能而被闲置,从而造成城市用地资源的浪费,废弃煤矿区的更新改造已成为许多资源型城市特别关注的问题。从废弃煤矿区内的既有工业建筑的更新改造入手,抓住要点,破局求解,既能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又可以保护工业遗产,延续历史情感,进而带动整个废弃煤矿区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本文以
当前,我国处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阶段,旅游扶贫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扶贫成果显著,景观建设也初具规模。扶贫地区脱贫摘帽后将进入转型发展期,原有的景观规划将不再切实满足城乡居民和外来游客的需要。研究表明,旅游的快速发展在改善区域经济的同时会给城乡区域景观带来冲击。如何吸取旅游景观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引导扶贫地区转型发展,形成良好的自循环景观系统,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笔者基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城市文化(艺术)中心逐渐取代单一职能的文化建筑,以尽可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近年来出现的“多馆合一”的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具有“集聚各文化产业”的特点,利于土地集约使用和基地景观、交通的统一规划,承载着传达地域文化、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任务。国内业界目前对此类型的建筑综合体研究不够深入,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结合实
基于数学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学习经验中自主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深度探索,运用探究式教学,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深刻理解的目的.
2000年以来,随着洪泽湖地区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强,地方经济模式的不断转型,加快了洪泽湖地区渔村的城镇化发展,同时也逐渐改变着渔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渔村在自更新过程中,为了寻求更快更好的发展,洪泽湖地区渔村的发展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其聚居形态、空间结构、路网组织以及其住宅的现代适应性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并且乡村更新中最重要的地域性、文化性,也随着渔村自更新而逐渐消失殆尽。本文以洪泽湖地区渔村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发生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我国养老现状的分析,发现传统养老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城市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田园养老模式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但目前田园养老模式的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相关建筑与规划层面的研究较少,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分析,提出相应设计策略,以期促进田园养老模式的健康发展。本文以田
文化创意产业凭借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快速的成长方式以及广泛的产业渗透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成为全球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以及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各地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然而目前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层面和城市层面,缺少更小尺度范围层次(如区县层面)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基于此
在冲浪运动发展、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体育旅游与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以冲浪旅游为特色冲浪胜地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与追捧。结合国内外对于冲浪胜地的研究以及以有可为导向的冲浪胜地规划研究发现,国内外以游客为导向的冲浪胜地旅游规划缺少决策方法与理论依据,因此对于此课题的研究以发现冲浪胜地游客画像基础理论、构建冲浪胜地游客画像的模型、提出基于游客画像的冲浪胜地旅游规划决策、实地验证为目标,具有理论意义、方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