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画像的冲浪胜地旅游规划决策 ——以海南省日月湾冲浪胜地为例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b13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冲浪运动发展、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体育旅游与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以冲浪旅游为特色冲浪胜地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与追捧。结合国内外对于冲浪胜地的研究以及以有可为导向的冲浪胜地规划研究发现,国内外以游客为导向的冲浪胜地旅游规划缺少决策方法与理论依据,因此对于此课题的研究以发现冲浪胜地游客画像基础理论、构建冲浪胜地游客画像的模型、提出基于游客画像的冲浪胜地旅游规划决策、实地验证为目标,具有理论意义、方法意义与实证意义。研究内容包括:1)冲浪胜地游客画像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冲浪胜地基础理论、游客画像基础理论、基于游客画像的冲浪胜地旅游规划基础理论;2)冲浪胜地目标游客画像模型构建方法:主要包括如下七个步骤:现场调研、问卷设计、数据统计、模型构建、模型识别、优先级排序、目标游客画像;3)基于游客画像的冲浪胜地旅游规划决策:主要包括规划原则、市场定位、规划定位、景区规划、旅游规划、海滩资源保护规划六个方面内容;4)冲浪胜地游客画像与旅游规划实证:主要包括日月湾的实际现场调研、日月湾游客画像构建、日月湾旅游规划三个部分。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冲浪胜地游客画像方法,即从游客基本信息、游客旅游行为偏好、游客配套设施需求、游客运动行为偏好四类信息标签结合现场调研问卷与网络问卷分为单一游客画像与群体游客画像。并基于冲浪胜地游客画像提出冲浪胜地旅游规划原则与决策,具体包括:基于游客需求与生态保护的规划原则、基于游客基本信息的市场定位、基于游客偏好特征的规划定位、基于游客配套设施需求与旅游行为的冲浪胜地景区规划、基于游客旅游行为习惯与运动偏好的冲浪胜地旅游规划、基于游客画像偏好与海滩资源评价的海滩规划、基于游客旅行偏好与浪况记录的冲浪赛事规划、基于游客运动偏好与基本信息的俱乐部规划。在对日月湾进行实证,得出日月湾冲浪游客画像特点:冲浪游客26-45岁的中高收入人群为主;大多来自沿海地区与偏寒地区,此类人群偏好以家庭形式与友人形式共同出游;游客分为熟练冲浪者与初学者,初学者偏好软质沙滩,熟练者能够较好地使用礁石沙滩。基于日月湾游客画像对日月湾冲浪胜地进行旅游规划,市场定位以海口都市生活圈、三亚都市生活圈为核心;以日月湾是海南国际旅游岛重要的滨海旅游区和国际冲浪基地为规划总体定位;在日月湾设置新入口与停车场,对日月湾酒店与餐饮设施进行增设与改进;基于冲浪主题设置沿海旅游赏析路线;对冲浪俱乐部定位、冲浪俱乐部服务规划、位置进行规划;每年7月与1月集中举办冲浪赛事;一般冲浪游客逗留时长较多选择4-7天,设置赛事中心进行观众的集散;赛事应当包括国内冲浪赛事与国际冲浪赛事,互不影响,根据当日最佳浪况确定冲浪时间,一般使用两个以内两点进行比赛,不影响游客的正常使用;按照游客选择偏好分为海门景区沙滩礁石浪点、软质沙滩浪点、礁石浪点。海门景区礁石浪点适宜各类熟练客与进阶冲浪游客,软质沙滩底适合参与夏令营的青少年初学者,礁石浪点适宜有挑战精神的熟练冲浪客人。
其他文献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残疾人的民生改善,近年来,残疾人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基层残疾人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但仍有部分地区的残疾人生活难以得到保障,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匮乏。目前,我国已颁布了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若干建设标准,但在理论方法、设计要求、标准衔接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在设计实践中也给建筑师带来不少困惑。因此,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筑设计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残疾人综
乡村公共空间是旅游型乡村中承载游客活动和展示乡村风貌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乡村旅游业兴旺发达,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并没有达到建设时的预期效果。不同旅游型乡村的公共空间、一个乡村的不同公共空间、同一公共空间的不同位置的使用状况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有效地提升乡村公共空间活力成为了当下旅游型乡村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乡村
目前我国城市更新的规模扩张、内涝问题频发,防洪减灾成为文物建筑整体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文物建筑防洪工程主要针对建筑本体开展,雨洪管理措施单一,防洪效果不显著。随着针对场地中雨洪管理新模式的“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和针对外环境设计的“预防性保护”要求的提出,外环境中的雨洪管理实践成为更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防洪减灾途径。本文以实现文物建筑雨洪风险的削减、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目标,采用文献综述、现场调
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内很多老旧煤矿逐渐关停并转,大量的工业建筑由于失去生产功能而被闲置,从而造成城市用地资源的浪费,废弃煤矿区的更新改造已成为许多资源型城市特别关注的问题。从废弃煤矿区内的既有工业建筑的更新改造入手,抓住要点,破局求解,既能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又可以保护工业遗产,延续历史情感,进而带动整个废弃煤矿区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本文以
当前,我国处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阶段,旅游扶贫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扶贫成果显著,景观建设也初具规模。扶贫地区脱贫摘帽后将进入转型发展期,原有的景观规划将不再切实满足城乡居民和外来游客的需要。研究表明,旅游的快速发展在改善区域经济的同时会给城乡区域景观带来冲击。如何吸取旅游景观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引导扶贫地区转型发展,形成良好的自循环景观系统,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笔者基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城市文化(艺术)中心逐渐取代单一职能的文化建筑,以尽可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近年来出现的“多馆合一”的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具有“集聚各文化产业”的特点,利于土地集约使用和基地景观、交通的统一规划,承载着传达地域文化、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任务。国内业界目前对此类型的建筑综合体研究不够深入,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结合实
基于数学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学习经验中自主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深度探索,运用探究式教学,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深刻理解的目的.
2000年以来,随着洪泽湖地区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强,地方经济模式的不断转型,加快了洪泽湖地区渔村的城镇化发展,同时也逐渐改变着渔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渔村在自更新过程中,为了寻求更快更好的发展,洪泽湖地区渔村的发展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其聚居形态、空间结构、路网组织以及其住宅的现代适应性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并且乡村更新中最重要的地域性、文化性,也随着渔村自更新而逐渐消失殆尽。本文以洪泽湖地区渔村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发生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我国养老现状的分析,发现传统养老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城市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田园养老模式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但目前田园养老模式的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相关建筑与规划层面的研究较少,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分析,提出相应设计策略,以期促进田园养老模式的健康发展。本文以田
文化创意产业凭借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快速的成长方式以及广泛的产业渗透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成为全球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以及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各地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然而目前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层面和城市层面,缺少更小尺度范围层次(如区县层面)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