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泛素基因的多态性与野蚕泛素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rie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泛素(Ubiquitin)是一个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多肽链,由于其广泛分布于各类细胞中而被称遍在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6 kDa,从不同种属的真核生物中得到的泛素一级结构几乎相同。目前已知泛素主要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高效并高度选择性地对细胞质和细胞核内的蛋白尤其是短命蛋白等进行降解。许多鳞翅目昆虫在变态过程中,短期内不仅要合成新蛋白质,还要降解异常的、旧的蛋白质,这样才能使生命体保持平衡。野桑蚕和其它鳞翅目昆虫有相近的生态习性,其体内蛋白质的代谢途径极其复杂。因此,野蚕泛素基因及其表达的研究对了解昆虫的蛋白质代谢途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许多昆虫的泛素蛋白都是由泛素基因家族(UBI1、UBI2、UBI3、UBI4)编码的。本研究从家蚕基因库中发现了1条可同时编码15个单体泛素的DNA序列(No.AADK01019318),这15个单体泛素基因虽然在碱基水平上的一定差异,但在氨基酸水平上是保守的。用野蚕基因组DNA作模板,泛素基因得到了扩增,表明泛素基因内部没有内含子插入。以野桑蚕体壁细胞的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了单体泛素基因的编码区,该序列提交GenBank,登录号DQ839401。序列分析表明,该编码区的长度为231 bp,编码76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6 kDa,等电点为5.73。同源性比较发现,野桑蚕泛素基因与其他真核生物泛素基因在核苷酸水平上有83%同源性,在氨基酸水平上具有94%以上的相似性。将野桑蚕泛素基因片段与pGEX-4T-2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ubi,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在37℃及30℃的培养条件下,泛素基因得到了高效表达。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适度的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辅助教学,做到教学手段与方式的与时俱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与交互性,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
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启蒙阶段,学生们在刚接触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的获取更多的是依赖于具体的想象,特别是信息技术知识的获取.小学生们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
介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两种主站的两种设置方式。重点介绍配电自动化二级主站的功能和作用。讨论了使用二级主站构成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方案及其特点。最后,简单介绍了国外应用二
培养幼儿的教育,我们老师要对幼儿教育进行适当地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和适当地挫折教育,同时防止孩子在幼儿园里相互攻击等教育,最终达到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病害流行的预测预报和风险估计是综合防治的重要部分。尽早、准确地估计病害发生趋势是有效的预测预报的关键。虽然我国小麦白粉病发生
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是单一阅读方式的发展.对群文阅读的价值展开讨论,并对群文阅读促进课内外阅读的实效性的策略展开详细探讨,从不同方面论述了群文阅读的策略具
教育部在《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
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提出了研究的问题,探讨解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非高考科目的高中生必修学科,有着其独特的专业特点,如何在目前课时设计的一周一节课时有限教学时间内,教授好信息技术并切实实现新课标中所提出的“提高学
随着新教育形势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形式以及方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能够通过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