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垃圾含有大量且很强的有害病毒或致病细菌因子,往往具有强性、急性、广性、空间性、潜伏性传染等特性,是疾病传播的邪恶源头和途径。然而,国内对医疗垃圾的处理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医疗垃圾处理主体单一、模糊,更缺乏一个有效的处理模式。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疗垃圾的有效处理,严重危害了社会环境,威胁着广大社会成员的生存及身体健康,在一定层面上严重降低了全社会成员的福祉,不利于和谐生态、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本研究主要以濮阳市医疗垃圾处理为实证研究来分析当前我国医疗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并对现有的政府主导型、医疗机构主导型、企业主导型这三种医疗垃圾处理模式进行叙述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以非营利组织为核心的医疗垃圾处理的多元协作模式。具体如下:
首先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回顾与总结国内外关于医疗垃圾及其处理的相关文献,本着社会结构化理论并且在明晰医疗垃圾及非营利组织相关内涵的基础上展开本论文的研究。
其次,对目前我国医疗垃圾处理的相关流程进行介绍,接着以濮阳市的医疗机构的医疗垃圾处理为调查样本对医疗垃圾处理存在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使我们对医疗垃圾的处理情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最后,在探讨与评价我国已有的医疗垃圾处理的有关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非营利组织介入医疗垃圾处理模式的构想并表达了这一模式构建的必要性,接着提出了非营利组织介入医疗垃圾处理的模式架设,在此基础上对非营利组织介入医疗垃圾处理的模式建构成功性进行了探析,进而提出保证非营利组织介入医疗垃圾处理这一新型模式成功运作的保障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