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主义电影视角下的住宅空间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g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前现代社会,住宅与家宅是同义词,均指与家人一起生活的场所,是人的身体和心灵的庇护所。然而随着资本主义与现代性的到来,住宅与家宅发生了分野,住宅空间被纳入到了空间生产过程中,成为了资本规划日常生活的工具,从居住的机器进一步异化为现代都市所营造的居住“奇观”(spectacle),从而逐渐丧失了原本的温情质感,可以说家宅在某种程度上已被现代住宅所解构。但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反规训”的力量,家庭成员通过日常生活实践,仍旧可以在现代大都市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安心之所——家宅。从住宅到家宅的转变往往蕴含在住宅中的一幕幕日常生活情境中,而日常生活情境如何使住宅成为家宅这一话题还很少有人涉及。电影作为一个具有120年历史的视觉文本记录者,在过去的时间里已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关于日常生活情境的庞杂的数据库。本研究希望借助于电影对于日常生活的记录,对住宅空间中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精读,从而理解现代建成环境中住宅与家宅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对住宅、日常生活以及家宅的关系进行梳理,提出把回归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情境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初步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分别从电影作为观察住宅空间以及日常生活情境的“异托邦”、电影的拍摄手法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写实主义电影的真实性三个层面分析了写实主义电影作为建筑研究资料的可行性,从而确立本文的研究视角。第三章首先通过对国产写实主义电影片段的剪辑,建立了一个日常生活情境的电影数据库,并通过对数据库的研究,把住宅从功能角度区分为四类日常生活空间:门户空间、饮食空间、起居空间和私密空间。然后通过有针对性地选取日常生活情境案例,分别从日常生活空间、日常生活行为、日常生活情境三个层面对电影文本进行精读,分析四类空间在从住宅向家宅转变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后通过对《天水围的日与夜》与《天水围的夜与雾》两部电影中住宅空间的整体解读,进一步阐释了现代都市中家宅的建构与解构。经研究发现,住宅中的门户空间在承担了到达与离开等住宅功能的同时,定义了家宅的边界;饮食空间不仅仅为家人提供了一日三餐的空间,同时也是家庭成员构建家庭关系的重要场所;起居空间则在扮演休憩和会友等功能空间的同时,也为家宅构建了一个向外联通的媒介;而私密空间在承担了睡眠等空间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了家宅中个体的自由。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实践则赋予了了住宅空间向家宅转变的可能性。通过基于日常生活情境的住宅空间研究,本文一方面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建构了现代建成环境中住宅与家宅之间的桥连,同时也对电影观察研究建筑这一建筑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进一步论证了电影观察研究建筑对于日常生活空间研究而言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
其他文献
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加剧了城市热环境效应,造成一系列城市热环境问题。城市热环境效应是城市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的空间分布与城市中各类用地的布局有关,有必要通过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来改善城市热环境状况。受学科交叉研究的知识限制,尽管针对城市用地布局的热环境效应开展了较多研究,但综合城市用地布局及热环境各个层面的系统性研究仍然薄弱。有必要开展多尺度、多层次的城市用地布局及热环境研究,为改善城市热环
发展了一种通过铑催化碳氢二氟烯丙基化/N-碘代丁二酰亚胺(NIS)介导的环化反应构建含氟3,4-二氢嘧啶并[1,6-a]吲哚-1(2H)-酮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该方法为构建用于发现药物的含氟杂环化合物提供了潜在的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筑工业化逐步成为了我国住宅建筑的重要发展方向。钢结构因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和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的应用,与钢结构配套的墙体的选用,也成为了其推广应用的关键所在。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新型高强硅酸盐墙板应运而生。这些墙板具有轻质高强、施工方便、隔声保温等优点,是理想的绿色环保建材。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发现,墙体与钢框架结构在一定的连接方式下可以增加结构的侧向刚度
近年来大气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尤其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城市为中心的区域重度雾霾现象频发,引发了全国对大气污染问题的高度关注。作为大气污染认知、预警、监控和治理的关键环节,大气污染组分的快速、原位、准确分析,已成为环境和分析科学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大气硫酸根及其前驱体的分析作为大气气溶胶组分分析的关键部分,主要包括大气颗粒物中可溶性硫酸根的分析、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的分析等。然而,目前的分析方法仍
在大型滑坡治理工程中,支护是主要的治理措施,其中抗滑桩为最常用的支护结构之一。抗滑桩结构简单,支护能力强,理论成熟,可靠性高。抗滑桩的截面形式主要有圆形抗滑桩与矩形截面抗滑桩。相同截面面积条件下,方桩的抗弯能力更强;但圆桩便于机械化施工,施工速度更快,施工过程更安全。对于一些已出现滑坡征兆的应急工程,矩形桩施工速度慢、风险高,而圆桩虽然施工便捷、安全,但承载效能低。在此背景下,8字形抗滑桩这种新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规模极大的快速城镇化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色彩,尺度重构成为许多地区推动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操作手段。从学术界来看,城镇化研究相关领域都出现了“尺度转向”,尺度理论为城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苏州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排头兵,其尺度重构策略丰富多样,并与人口、经济、制度等因素交织,推动了城镇化水平的提升,积累了众多成功经验。本文以苏州城镇化发展不同阶段尺度选择的变
聚焦CO2加氢制低碳烯烃经甲醇为中间产物的双功能串联催化剂,论文提出构建Mn2O3-Zn O/SAPO-34双功能串联催化剂用于CO2加氢制取低碳烯烃,以期达到氧化物在串联反应工艺体系中具有高的转化率和热稳定性,开展Mn2O3-Zn O双金属氧化物复合SAPO-34沸石分子筛的制备、表征和催化性能评价工作。首先制备并考察了不同锰锌质量比、不同沉淀剂、不同前驱体浓度、不同制备方法等Mn2O3-Zn
湿地作为水域与城市过渡的重要绿地,在城市环境中十分关键,而苔藓植物因其结构特征,在其中也能起到绿化环境、净化水质、固土等作用。为使苔藓植物在湿地公园园林绿化建设、生态修复和景观营建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对贵阳市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湿地公园(观山湖公园、十里河滩湿地公园、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苔藓植物开展了群落景观特征及它的景观适宜性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样地内共有苔藓植物13科21属43种,有6个优势科、
儿童阶段是人培养价值观、养成性格、认知环境的关键期,积极健康的户外活动不仅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求,也激发了他们探索自然、协同合作、坚持忍耐等方面能力。然而,国内对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科研成果却集中在城市儿童层面,对于居住环境质量偏差的、活动中更易受伤的农村儿童却鲜有描述。本文以吉首市的四个村镇为例,选取八所小学、幼儿园的约4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归纳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GI
金属氮宾转移反应是有机物胺化的重要途径。金属氮宾对烯烃碳碳双键的插入能高效构建氮丙啶类化合物,通过与亲核试剂的开环加成,可以得到β-氨基醇、1,2-二胺、β-卤代氨等重要分子骨架。此烯烃双官能化策略需要分步进行,反应条件对环境不友好,底物适用性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研究一种Rh(Ⅱ)催化金属氮宾转移的水相中烯烃羟胺化反应的绿色反应体系。该反应以PhI(OAc)2为氧化剂,氨基磺酸酯作为氮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