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WB与惯导融合的室内导航系统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ufl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机器人的要求已不仅限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而是转向更智能的机器人。导航系统作为机器人智能化的体现,依然存在准确性和适应性较差的问题。智能机器人主要服务于室内环境,因此本文通过在室内导航系统中引进UWB室内定位系统,提升导航系统的准确性和适应性。导航系统分为建图、定位和路径规划三部分,于是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研究了UWB定位系统的原理,针对该系统存在的无法确定机器人姿态的问题,引入了传统阵列定位算法,该算法能解算出机器人的姿态,但误差较大,而且随着机器人运行速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于是,在阵列定位算法基础上,引入惯导传感器,提出了基于EKF的UWB与惯导融合算法,该算法定位精度较高,适应性较好,不会随着机器人速度的增加而出现大幅度的降低。  其次,针对现有SLAM方法存在的适应性和精度较差等问题,本章首先提出了基于匹配的占据栅格地图精度评价方法,实现对地图精度的评价。然后在三种不同的仿真环境下测试三种SLAM算法的性能,并选择出精度较高和适应性较好的Gmapping算法。最后提出了改进的Gmapping算法,将UWB与惯导融合获得的定位误差模型代替原算法中的里程计误差模型进行采样,解决了Gmapping算法存在的累积误差问题,提升了算法的适应性、准确性和实时性。  然后,针对AMCL算法存在的全局定位失效和绑架机器人问题,提出了改进的AMCL算法。将融合UWB与惯导的室内定位结果作为原算法的参考位姿,并将定位误差模型作为恢复过程中粒子的采样模型,解决了原AMCL算法的全局定位失效和绑架问题。接着,对导航系统的路径规划相关算法进行研究,为导航系统配置了代价地图、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运动规划算法,实现了完整导航系统的算法框架,并在仿真环境中顺利完成导航。  最后,搭建了实际实验环境和平台,并且为了完成对UWB与惯导融合位姿的精度进行评价,提出了基于线性映射的视觉定位方法,实现了机器人小范围环境的准确定位。实际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EKF的UWB与惯导融合算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适应性,改进的Gmapping算法能有效减少累积误差的影响并提升了算法的实时性,改进的AMCL算法能有效解决机器人全局定位失效和绑架问题,为导航系统配置的路径规划相关算法能够有效的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而且配置改进AMCL算法的导航系统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其他文献
《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是美国人民作出的最重大的政治声明,但有关其含义一直聚讼纷纭,绝对论和权衡论至今争论不休,各理论派别内部也歧义纷纷.布莱克大法官仅从修正案的字面
羊病的种类繁多,其中包含了传染病和寄生虫等几种常见的疾病,传播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发病的速度也非常快,进而导致羊群大量的死亡.本文通过分析羊病的防疫现状,并提出了常见羊
地面化探实践表明,地下油气藏上方地表土壤中存在壤气烃、土壤吸附烃异常,其附近大气中存在甲烷晕,近地表水溶烃异常也普遍存在。普遍发育的储层的孔隙、裂缝、节理、断裂和不整
目前世界范围内管输天然气等气体的贸易结算大都以标准状态下的体积量为准,但流量计一次仪表测量的均为工作状态下的体积量,不能直接用于结算,为此人们设计了流量计体积修正仪。流量计体积修正仪是一种流量计二次仪表,它可以在线检测气体的压力、温度、流量等信号并自动进行压缩因子修正,将工作状况下的体积量转化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量。本论文旨在研制一种新颖的电池供电体积修正仪。它可与气体涡轮、罗茨、旋进、涡街、工业皮
在热一次风的输送作用下,火电厂中煤粉颗粒以一定的浓度、速度经输粉管道流入炉膛内进行燃烧。在线测量这些流动参数有助于更好地控制锅炉的燃烧过程,进而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利用金川二矿区多年的地表岩移GPS监测数据,分析了岩移变化规律,得出了岩移具有变形量逐年递增,变形速率逐渐变大,地表变形仍在持续发展、且有向下盘发展的趋势等特征。  针对
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提高,开采深度越来越大,开采条件更加复杂,而地下煤炭的风氧化,极大地影响到地下煤炭的开采,我国每年仅由地下煤炭的风氧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千万元以上,在
本论文对机器人假肢的结构设计方面进行研究并进行论述。根据假肢的功能要求对其工作空间和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确定,并完成了整体的选型设计,为了满足残肢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将
目前电力局安装更换变压器时普遍采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使用吊车等大型起重机械,第二种是采用搭斜台人工起落的办法。因安装环境等限制,大型起重机械无法进入的情况下只能采用人工起落的办法,这种办法容易引起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不确定因素较大。本论文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问题之弊端,设计一种适合在狭窄空间内起落变压器的拆卸装置。首先分析了适用于狭小空间的配电变压器拆装装置的总体设计基本参数和设计原则
21世纪,人类将进入海洋经济的时代。深海开发不仅对于海洋生物、微生物、海洋矿产以及其它资源的开发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地球结构和运动的地质研究是必须的。在海底热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