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重复鉴定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l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定意见作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在查明案件事实和依法公正判决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但是,由于客观上相关制度不够规范,主观上当事人对司法鉴定存有复杂心理等原因,导致重复鉴定现象频频发生,不仅不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而且给当事人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物质负担。本文从黄静死亡案和王某某故意伤害案入手,梳理案件中存在的重复鉴定现象以及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由此引发对刑事重复鉴定现象的一些思考,探究重复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学界尚未对重复鉴定进行统一定义,各个学者在研究时均对重复鉴定给出自己的定义,虽然点明了重复鉴定的实质,但是归纳的不够全面。本文中所研究的“重复鉴定”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案件相关方因对已有的鉴定意见存疑,就案件中的同一专门性问题多次进行鉴定。重复鉴定与重新鉴定、补充鉴定、多次鉴定等概念不同,具有“三多一重复”的特征,即鉴定主体多、鉴定机构多、鉴定意见多和鉴定事项重复。合理限度之内的重复鉴定对诉讼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合理限度之外的重复鉴定给司法实践造成一系列难题,严重阻碍了司法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实现,增加诉讼成本,降低诉讼效率,浪费司法资源,不利于保障被追诉人的诉权。刑事重复鉴定案件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特点,一是重复鉴定次数多发。二是刑事重复鉴定类别具有单一性,多为法医学鉴定,涉及死因鉴定、伤残鉴定和精神病鉴定等。三是刑事重复鉴定发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多集中在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四是刑事重复鉴定的案件耗费时间较长。本文经研究后认为,重复鉴定现象的发生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当事人对鉴定存在理解错误区。在我国控辩式刑事诉讼构造下,控辩双方具有天然对抗性,存在利益冲突,一方对另一方出具的鉴定意见怀有抵触情绪,对鉴定机构和鉴定活动的认知有误解,质疑鉴定意见的权威性。其次,目前我国法律规定过于原则,重新鉴定制度存在缺陷,鉴定意见质证规则不明晰,导致重新鉴定滥用,演化为重复鉴定。第三,刑事司法鉴定自身存在缺陷。鉴定的本质是科学活动,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较大,鉴定标准和鉴定活动中的种种不规范现象均可能影响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第四,我国现行刑事诉讼中的鉴定权配置不合理,职权主义“单向鉴定”和当事人主义“双向鉴定”重叠式的鉴定权配置,在实践运行中发生结构性冲突,造成“重复鉴定”现象。基于对重复鉴定现象发生的上述原因的归纳分类,本文认为解决重复鉴定困扰应当从两个方向同时进行,首先避免鉴定的随意重复启动,从源头减少重复鉴定的发生;其次是寻找有效解决多份鉴定意见分歧的方法,消除重复鉴定产生的多份鉴定意见冲突对司法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经过研究,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从实质性和程序性两方面规制重新鉴定的启动条件,对重新鉴定启动进行必要性审查,避免滥用重新鉴定。第二,建立健全的鉴定意见异议的救济机制,包括完善鉴定意见的告知程序以救济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的鉴定意见异议,在庭前举行鉴定意见听证以减少在审判阶段的鉴定意见异议等。第三,研究如何解决多份鉴定意见的认定冲突,本文认为应当建立多份鉴定意见质证规则,利于审判人员鉴别并采纳更接近案件事实的鉴定意见;强制鉴定人出庭,减少因鉴定人未出庭而使鉴定意见丧失证据能力现象的发生,进而减少重新鉴定的启动,申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出具专家意见供审判机关参考。第四,加强对于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监管,制定统一的鉴定机构管理细则,提高鉴定人的从业素质,建立统一、科学、客观的鉴定标准,细化鉴定标准,规范鉴定活动。本文通过对刑事重复鉴定现象的层层分解,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试图发现重复鉴定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对应的可行解决路径,为司法机关和当事人解决鉴定意见分歧提供可行的思路,以期为实践中减少重复鉴定、实现司法公正、提升诉讼效率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将以镍剂试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分散溶剂制备的镍前驱体,和以仲钼酸铵、氨水以及硫化铵水溶液制备的钼前驱体通过自模板法合成纳微空心材料NiMoS4;对NiMoS4进行不同气体、
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MOFs)由于其新颖的结构和广泛的应用,而备受关注。其中MOFs材料用于化学传感成为了化学家和材料学家的研究热点,但是设计合成具有良好稳定性并且能够通过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山西省是主要的煤炭产区之一,且大部分位于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的黄土丘陵区,采煤造成的水土资源损毁以及衍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尤其山西作为中
乡村旅游开发有利于创新产业新业态、规范乡村设施等治理、提高就业率,带动乡村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但乡村旅游开发中常出现反公地悲剧,贵州绥阳鸣村就土地流转、补偿问题
近年来,半导体光催化剂分解水制氢技术是最有可能解决能源问题的手段之一。TiO_2由于其稳定性好、资源丰富、无毒无害的优点,是众多光催化剂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材料之一。由于其较宽的带隙(E_g=3.2 eV)只能响应太阳光中约5%的紫外光,而对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的可见光不能响应。此外,TiO_2在光催化过程中光生电子和空穴容易复合,导致了TiO_2的量子效率和光催化活性很低。因此,对TiO_2进行改性提升
利用风能或太阳能产生的电力进行水分解已经被作为可持续氢生产的有效策略。二硫化钼(MoS_2)由于边缘活性位点具有贵金属般的氢吸附吉布斯自由能而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新型催化剂材料,然而,活性位点数的限制以及半导体的特性影响了整体的电催化活性。对于半导体催化剂而言,影响其催化性能的因素很多,如电荷传输、能带结构等,传统的提升MoS_2电催化性能的方法多是空位的修饰和杂质原子的掺入,这些策略最终涉及控制掺
煤焦油作为煤化工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组成结构较复杂,目前国内外对煤焦油的分子组成以及煤焦油的快速热解改性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新疆某低温煤焦油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材料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多孔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吸附分离、光学、药物传输等各个领域。其中手性金属有机框架(CMOF)材料因为其特殊的手性环境和其在手性拆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化,广播作为传统媒体也在积极探索和开拓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与广播节目生产密切相关的各项综合业务(如广播节目调度、新闻稿件审批、广告经营管理、大型活动申报等)越来越突显重要性,亟需符合广播特色的信息管理平台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以广播综合业务协同管理平台为研究对象,按照传媒行业“技术引领、创新服务”的宗旨,对各类广播综合业务进行深度梳理,设计并实现了统一的广播综合业务枢纽平台。
为了研究合理的太阳能路面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光伏阵列的空心板块太阳能路面结构,通过对其力学特性和发电效能进行模拟仿真,以期提出结构尺寸、材料参数和微光伏阵列排布的优化方案,并制备模型进行性能测试验证,从而为空心板块太阳能路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合理的依据。1)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光伏阵列的空心板块太阳能路面结构,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影响其力学特性的九个主要因素,确定了各因素取值水平组合方案,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