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首都计划》及其对南京的影响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对《首都计划》编制背景、技术脉络的分析、诠释和研究,重点探究了该计划对南京城市空间格局、城市功能布局和城市风貌建筑造型的影响,及其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探索。论文对《首都计划》及其对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完整系统的评述和总结。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都计划》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计划的制定依托中国近代都市计划的发展和南京城市近代化的背景,并呈现出西方规划思潮的深刻烙印。计划的实施对南京城市发展影响深远:在城市空间塑造方面,《首都计划》重点通过交通系统和开放空间系统的规划,实现对南京城市空间的整合和重构,从而拓展了城市空间,奠定了南京未来的主要城市空间结构;在城市功能布局方面,《首都计划》利用土地分区方法安排城市功能分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新区发展,引导人口迁移、分级,影响了建筑布局:在城市风貌引导方面,《首都计划》是古代建成意匠与现代城市空间的一次对接互动,呈现出群体空间的过渡状态和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特色;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首都计划》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管理机制建构、编制体系完善、管理方法引进和管理法制化方面开启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实践之先河,对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总之,《首都计划》是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探索的先驱,是塑造民国南京城市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其他文献
在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高校退休教职工的老龄化率也随之不断攀升。离退休教师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参与户外休闲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住区户外休闲空间与他们日常生活及休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向》中说:虽然街道的重要性会因人们对城市的熟悉程度而变化,但由于人们是在道路上移动的同时观察着城市,其它的环境元素也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的,因此它仍是
从党家村的老村走到新村,虽然相隔仅数十步,外部空间给我们的感觉却相差甚远,一个生动丰富,一个单调乏味,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建设的新村外部空间存在着诸多缺憾。另外,老村经历了
学位
本文从寒冷地区的自然气候着手,分析了寒冷地区,包括本文所主要讨论的西安地区的水资源现状。近年来非传统水源利用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各大城市,中水及雨水利用都已提上日程
安多藏区作为“藏地三区”之一,身处双重边缘之地,是传统意义上的“汉藏边界”,独具区域特征。它是若干具有差异性的文化共同体所共享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平台。该区的乡土民居作为
在建筑创作中,由于材料较强的结构性和技术性特点,通常只被作为实践的对象,目前的建筑学教育集中于对空间功能、形式构成方面的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设计者对材料表现内容的
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物质文化遗产对城市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的相关背景条件下,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
学位
目前我国正迎来一个村镇建设的新高潮,大量的村镇新建筑随着新农村的建设而纷纷营建。在这一高速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如村镇住宅建筑与生态环境适应性不强,一般表现
青海东部高原地区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镶嵌地带,是我国长江、黄河等主要河流的发源地,生态安全战略地位尤为重要。青海东部地区位于黄河上游,是青海省人口最为集中,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