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增值评价应用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评价的导向决定着学生发展的方向。2011和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均明确要求学习评价不能只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并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和育人导向作用。然而目前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中仍存在着待消解的问题与困境,如评价进步的标准模糊、考试结果使用不当等。增值评价作为一种关注学生起点与发展、并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科学计算学生进步程度的评价方式,受到了教育评价领域的青睐,对于目前学习评价中存在问题的解决也有较大价值。但当前国内关于增值评价的研究更多还停留于理论层面,鲜有针对教师操作指导的实践应用研究。教师虽拥有评价改革的意识,但却缺乏具体操作的指导,这导致评价改革应然与实践应用实然之间的操作困境。基于此,本文将增值评价应用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探索其在教育实践当中的应用模式,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步骤,以增值评价方法的应用为支点来优化小学数学学习评价。本文共包括八个部分。首先是绪论,属于提出问题的阶段。通过对教育文件、理论发展、现实问题、及增值评价对解决现实问题所起作用这四个方面的阐述,明确了研究问题、目的及意义;同时对数学学习评价和增值评价的相关研究做了述评,阐释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界定了主要概念;最后说明了研究对象,聚焦了研究问题,梳理了研究思路,并尝试提出了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属于明确问题的阶段。运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调查了目前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对原因展开分析,旨在澄清现实问题和困难,明确应用增值评价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和必要性,进一步理清研究方向。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理论分析,属于提出问题解决方法的阶段。其中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内核概念——小学生数学学习增值评价;然后重点基于第二部分的现状分析,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教育主体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小学生数学学习增值评价的必要性。第四部分则首先介绍了小学生数学学习增值评价的四大特征,以进一步透析研究的核心概念;接着基于第二部分发现的现实问题、师生需求,以及增值评价相关理论,提出了小学生数学学习增值评价的六大应用原则,以规范后续的实践应用。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为尝试解决问题的阶段。其中第五部分根据教育评价的一般过程和增值评价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小学生数学学习增值评价的模式,包括明确评价目的与内容、测量学生的原始分数、计算学生的学习增值、分析学生的学习增值、反馈结果与改进教学五个环节,同时详细阐述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内容与方法,旨在为教师如何开展小学生数学学习增值评价提供方法指导。第六部分是小学生数学学习增值评价的实践应用,即按照第五部分构建的模式在教育实践当中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实施了一次增值评价。第七部分属于分析效果与提出建议阶段。分别从应用成效和应用建议两个方面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增值评价的应用案例展开反思与分析。应用成效部分对利用增值评价解决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中问题的效果进行了反思,同时阐述了本次数学学习增值评价的应用在学生层面和教师层面的具体成效;应用建议部分主要通过分析应用过程的流畅性与合理性,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向。第八部分为总结反思阶段。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阐明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同时基于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发展方向,提出了未来增值评价的研究方向,展望增值评价在我国教育一线的落地发展。总之,本研究受力于教育评价改革,基于增值评价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构建了小学生数学学习增值评价在教育一线应用的模式,在理论上期望能充实指向实践指导的增值评价研究,在实践上期望能为一线数学教师提供一种可操作的发展性学习评价方法,以消解目前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中的问题,促进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发展。
其他文献
以“利用”为取向的课程建设思路有助于劳动教育专门课程的建设,但容易造成专门课程教育性的丧失。在借鉴“对分课堂”模式的基础上,该研究提出了劳动教育专门课程“对分课堂”概念。“对分课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相应分为“当堂对分”和“隔堂对分”两种类型。劳动教育专门课程“对分课堂”具有劳动过程与教育过程对分、劳动过程前置于教育过程、劳动过程具有教育指向性、教师对技术没有依附关系四个典型特征,从形式上有助于劳
根据激光雷达点云的特征属性,用聚类的方式进行滤波,虽然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但在实践中,因为点云的数据量巨大,直接利用点的三维坐标进行聚类时的耗时过长、滤波结果误差过大,而且现有的许多滤波算法在不连续地形处的表现不佳。为解决大型点云的直接聚类问题并保留不连续地形的整体起伏,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密度聚类的点云滤波算法。以激光雷达点云的空间密度、地物类点云及地形类点云的特征属性为依据,首先根据点云的高程
简要回顾了几十年来计算机使用方式的变迁,介绍了基于网络计算技术的国家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CNGrid的设计与实现。讨论了在“东数西算”战略工程背景下中国算力发展的新趋势,以及国家算力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新的技术挑战,并对中国未来超算应用生态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展望。
以发展元认知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基于元认知理论而建构,该教学模式建立了“预学提问、梳理核心问题、分组讨论分析问题、交流核心问题、质疑反思形成新问题”的教学步骤,以学先于教、能学缓教、自学少教、观学思教、评学并进为教学原则,并根据高中语文多模块内容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最后辅以“以生为本”的教学评价进而促进教学模式的改进及提升。
刑事缺席审判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特殊审判制度,其发展的历史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宗教法庭。随着近代以来人权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发展,缺席审判制度的发展也更加注重对被告人权利保障与程序的合法性,缺席审判在民事诉讼中也发挥着提升诉讼效率,敦促当事人积极参与庭审的功能。然而受制于自身的特点,缺席审判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一直以来却备受争议。对于缺席审判制度的研究,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对其程序正当性的探讨。在刑事法
<正>一、引言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是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化学反应原理教材中出现在探究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影响内容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演示实验效果,草酸要过量,使高锰酸钾完全反应。
期刊
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并嵌入到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智慧表现。本文构建基于“资源效用-技术结构-应用领域”的智慧城市政策工具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内容、社会网络分析与多维尺度方法对我国2011—2021年智慧城市政策进行演进脉络、政策网络关系、阶段共现主题词和政策工具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智慧城市政策经历了感知基础架构与顶层设计、智慧产业培育与创新驱动、智慧应用领域异构化发展三个演进阶段;第一阶段政策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科课程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鲜明特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产品的多样性,为在中小学深化实施这门极具个性的课程提供了条件。但是,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在落实课程过程中的技术功效,就必须将学科课程与技术功效相匹配,如用校本课程管理系统来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本土化特征,用即时通讯工具来实现课程实施的交互性特征,用编程软件来推进学习方式的信息化进程,用研究工具类APP来达成课
“下一代互联网”伴随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浪潮应运而生,在市场化的推波助澜下迅猛发展,跨时代的变革正悄然发生。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融合的推动下,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标志着“后互联网”世界中本体论的转变。与此同时,诸多问题接踵而至:全球产权高度集中、环境问题持续恶化、数据安全危机四伏、人力劳动岌岌可危。文章梳理传播新科技发展的关键要素与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的社会隐患,力图透过数字媒体这一棱镜挑战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