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标题中网络流行语的模因论研究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kan8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框架,试图对社会新闻标题中网络流行语强势模因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以及语用功能进行阐述与总结。论文主要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中的社会新闻标题为语料来源,基于《咬文嚼字》出版的2018、2019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100多个有代表性的社会新闻标题进行定性分析。网络流行语作为强势模因凭借自身强大的感染力可以增加社会新闻标题的吸引力,提高了大众的可接受度,有助于延长模因信息在大众记忆中的时间,对模因复制传播的四个阶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社会新闻的信息传播与宣传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文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对研究对象进行简要的介绍以及对前人做的同类课题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理论阐述,主要阐述强势模因的复制传播过程。首先阐述模因与语言的关系,网络流行语作为成为强势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过程和原因;其次阐述了网络流行语模因作为强势模因在社会新闻标题中是一种被选择的过程,它需要顺应语境中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才能得到大众的理解和青睐;最后,阐述了网络技术的提升也是网络流行语在新闻标题中复制传播环节的一个重要推动原因。第三章语料分析部分,主要分析强势模因在社会新闻标题中的应用。网络流行语作为强势语言模因,它在社会新闻标题中是以字模因、词模因和句模因的表现形式出现的,不同类型的模因在语义和结构上对新闻标题的影响力不同,并且它们只有具备一定的通俗易懂性、简洁明了性、生动形象性和新颖时效性并且使用合理规范才能让大众易于接受,广泛传播。第四章语用功能分析部分,该部分主要对网络流行语在社会新闻中的功用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四个功能,即信息、吸引、经济、引导功能。第五章则是结语部分,得到的发现,局限性和对前景的展望。
其他文献
《校正方言应用杂字》为明永乐年间介休地区《方言杂字》的后续修订版之一,由定阳增广生员张国播校雠,最早于清乾隆丁巳年(1737)刊行。全书分书序、正文、补遗三部分,正文分列二十五类,收词总3572个。在书籍内容及体例编排上,原书作者陶选详尽收录山西民间用词,注者杨晖在字词旁附音注和义注,后经增广生员张国播校雠。  作为一部杂字书,该书较真实地反映了明清时期山西方言的语音、词汇及语法特征。论文以清光绪
注意力是影响少年儿童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经过对国际学校中6-12岁的少儿在对外汉语课堂注意力表现调查和对教师的访谈,发现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少儿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分散、影响注意力的因素较多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经过分析发现,影响对外汉语课堂少儿学生注意力的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包括教室的硬件设施、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课堂管理手段等外部因素和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语
祝福语是表达友好意图的重要交际用语,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在汉语教学中是实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通过开放式和封闭式问卷调查发现:泰国汉语学习者使用祝福语成功交际的原因在于熟悉、理解或学习过相关的祝福语,且这些祝福语易于理解。而发生一些普遍性偏误,其原因是母语负迁移以及汉泰语言文化差异。具体是泰国汉语学习者对汉语祝福语中成语或四字词语的理解较为困难,因为泰国祝福语中通常不包含四字词语。同时,两国语用文化
学位
张玉娘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一颗被埋没了的明珠,她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为“宋代四大女词人”,是中国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张玉娘著有《兰雪集》,现存诗词共133首,在宋代女性文学史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人品,如幽兰白雪,高洁自持;其诗词,纯任自然,清隽灵秀;其故事,凄美动人,绝胜梁祝。  本论文以女性文学边缘化写作为中心,对南宋女作家张玉娘的诗词创作进行系统的研究。论文绪论部分从相关概念的界
学位
如果说对话是一部小说的“骨肉”,那对话性则是它长久不衰的“灵魂”。《围城》作为一部具有浓厚悲剧意味的长篇讽刺小说,以其幽默俏皮的语言风格和含蓄明快的讽刺艺术共同成就了小说文本语言独特的艺术魅力。针对《围城》语言方面的相关研究可谓此起彼伏、层出不穷、成果颇丰。但是就目前语言层面的文学研究来看,学者们对小说对话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小说文本对话的表层。巴赫金对话理论对话性的提出打破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将对话局限
学位
新词语作为新时期以来新近产生的事物、现象或概念在语言文字方面的集中反映,也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股新鲜血液。由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年度新词语反映的则是当年新产生的事物、现象和概念,记录了当年的社会语言生活状况。文章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8)》中的242个2017年度新词语为研究对象,以客观的方式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将传统语言学视角和模因理论的新型视角相结合,对新词语进
学位
回指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方式之一,回指形式的使用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前人研究多关注语法角色等局部语篇因素,而整体因素的研究较少。本文以篇章整体因素——篇章结构,用以研究其对于第三人称代词回指的影响。以现代白话文小说《骆驼祥子》为语料,从篇章的层级和结构两个方面对第三人称代词回指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分析方法,对语料的回指形式(代词、名词短语、零形式)进行数量统计,分析回指形式出现在哪一
学位
王实甫的《西厢记》作为元杂剧中成就最高的文学艺术形式,代表了元代独特文化,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明朝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誉之为“花间美人”。《西厢记》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古典戏剧之一,它其中的语言艺术更是代表着中国古典戏剧艺术的巅峰。目前学术界对《西厢记》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方面,从语用学角度对《西厢记》进行的研究却不多。本文运用语言顺应理论对《西厢记》中的人物会话
学位
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浪潮之下,世界经济文化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日益繁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成了最有影响力的因子,文化被视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要素,是国家综合国力评判的重要标准。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媒介,是综合性极高的视听文艺形式,其具有独特的语言符号系统是典型的多模态
学位
本文以胶州市铺集镇方言语音为研究对象,描写铺集方言的语音面貌,总结历史音韵,并就其中一些共时语音现象产生的原因结合历时演变进行探讨,最后将铺集方言与周边三县市的声韵调共时特点及儿化特征做了一定的对比分析,使我们对这一地区方言的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全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该部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简要介绍铺集镇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人口概况;第二,介绍铺集镇方言的概况以及研究现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