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滑移条件下轮式星球车的运动协调控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700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空探测任务中,使用星球车对行星探测是一个重要环节,星球车安全可靠地运行于行星表面是一切探测任务的基础。然而行星表面存在较多陨石坑和岩石块,且星壤是疏松多孔的结构,星球车运行于此类松软崎岖地形时,不可避免会产生纵向和侧向的滑移问题,影响星球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当星球车面临大曲率转向,斜坡转向和高速巡航等较为严苛的工况时,星球车会发生比较大的纵向和侧向滑移。为了提高星球车运行在复杂外星环境的安全性,针对“大滑移”条件下的星球车的控制问题的研究尤为必要。另外多轮独立驱动的星球车属于冗余驱动系统,协调优化各个车轮控制输入,不但可以减少内力损耗,也可以提高星球车的越障能力,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针对外星松软崎岖的地形环境,本文在考虑车轮纵向与侧向大滑移的条件下,对星球车的运动协调控制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以六轮摇臂-悬架式星球车为研究对象,利用坐标转化法对星球车进行运动学建模,并将滑转率和侧偏角两个滑移参量转化为滑移向量引入运动学中;基于拉格朗日法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并结合地面接触力学理论分析系统的受力状况,给出含滑移滑转在内的完整车辆动力学模型,该动力学模型包含车体悬架系统动力学和轮壤相互作用力学,适宜高精度仿真;但由于星球车被动式的悬架结构,导致其有些自由度不可控,因此将星球车合理简化为单轨模型,推导适合控制系统设计的动力学模型;同时针对星球车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未知噪声干扰,造成参数估计不准确的问题,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滑转率和侧偏角两个关键运动学参数进行估计。针对大滑移条件下的协调控制问题设计整车运动控制系统。上层控制器着重解决大滑移条件下车辆的跟踪问题,基于大滑移条件下车辆动力学模型通过鲁棒控制设计控制律,给出车轮的最优转角以及车体的最优速度;下层控制器着重解决运动协调控制问题,基于运动学模型和车轮动力学模型,将车体最优速度协调分配至每个车轮上,并依据滑转率对转速进行补偿,最后由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设计自适应控制律,得到六个车轮的控制力矩。为验证动力学模型、参数估计算法和控制算法,借助Matlab Simulink平台搭建包含动力学模块、控制模块和参数测量模块的整车仿真系统。首先通过开环仿真,将结果与ADAMS动力学模型对比,验证系统动力学模块的正确性;然后对噪声干扰强度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参数测量算法的准确性;最后通过对陡坡爬坡、高速转向和斜坡转向等典型大滑移工况的仿真研究,验证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星球车在大滑移条件下,星球车的轨迹跟踪控制仍有良好的鲁棒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高速铁路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建设的规模、难度也随即加大。在东北、西北等严寒地区开展的高速铁路建设,面临着严寒恶劣条件下的高铁基础建设和维护问题,其中冻土路基的建设和维护问题尤为重要。本文以哈(哈尔滨)-大(大连)高铁路基为工程背景,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外界荷载和土体材料参数的空间变异性所导致的路基不均匀沉降变形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建立
论文分别研究了非负势满足反向H(?)lder类Bn的薛定谔型相关算子以及具有不连续主项系数的薛定谔算子在与势阱相关的广义Morrey空间下的有界性估计.问题一是研究由广义Campanato函数与标准薛定谔算子的Riesz变换生成的交换子在与势阱相关的广义Morrey空间中的有界性.问题二是研究非散度形式、具有不连续主项系数的薛定谔型算子在与势阱相关的广义Morrey空间中的有界性.具体内容如下:首
学位
为了使机器人实现在危险、未知的环境中有效工作,遥操作技术是有效手段。在遥操作技术中时延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空间机器人主要采用遥操作技术进行控制,与地面机器人遥操作相比,空间机器人遥操作面临更多困难,特别是天地间远距离信号传输引起的大时延问题。大时延的存在让操作者无法获得远端实时的反馈信息,导致操作者无法根据实时信号发送指令,进而影响对远端设备的有效控制。虚拟现实技术是解决大时延问题的有效
信息的传递载体多种多样,有语言、文字、图像、视频等。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人们获取这些信息载体的方式越来越便利。其中图像有着携带信息量大、获取简单等特点,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摄像设备在获取图像的过程中难免会因运动产生模糊,使图像丢失一部分有用信息。图像去模糊技术由此产生,并在广泛运用于交通监控、医学影像、摄影摄像等领域。传统的图像去模糊算法难以对模糊核进行精确的估计与建模,因此去
伴随着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我们正在迎来一个智慧教育的时代,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结合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教学方式正在被技术所改变。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口语教学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课堂时间有限不能进行全面的口语训练、学生对于口语的兴趣不高、学生练习口语的方式有限等等,使得口语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大打折扣。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口语教学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解决这样的矛盾
随着网络应用场景和用户服务的多样化,目前的互联网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定制化服务需求。而现有网络功能部署和迁移机制相对静态、僵化,难以解决网络和服务的紧耦合问题。本文基于智融标识网络架构,集成SDN与NFV技术,对虚拟网络功能弹性适配问题展开研究,旨在实现虚拟网络功能按需动态迁移,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本文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本文分析了虚拟功能弹性适配机制的设计需求,以节点负载和服务功能链时延
现实生活中自然场景下的天气状况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尤其在交通运输行业,无论是城市交通还是城际交通,每时每刻都与天气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恶劣的天气不仅会大大削弱交通运输效率,还有可能直接导致交通事故,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高速公路管理、汽车辅助驾驶、公共交通运营等方面,都需要以准确掌握交通环境中的天气状况为前提。目前,利用视频监控图像识别各类交通环境中的气象状况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研究课
电网的可靠稳定的运行需要依赖大量数据信息的支持。广域测量系统(Wide-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中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采集的动态同步相量数据,能更真实地反映实时运行的电网运行状态,为电网应用提供实时动态同步数据支撑。但是,电网规模扩大化造成PMU布点数呈指数增长,海量的动态同步相量数据使WAMS系统在传输和存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史上建设条件最为复杂的工程之一,川藏铁路所处环境异常严酷,工程实施条件非常困难,技术要求非常特殊,对运行机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极为特殊的要求,而牵引变流系统作为进行高电压和大电流转换的强电设备,是机车产生电磁骚扰的主要原因。本文以已经开通运营的青藏铁路HXN3型内燃机车为研究对象,利用理论分析和仿真建模的方法,运用Ansys/Simplorer等仿真软件,研究高原列车牵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