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背景: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2017年最新统计显示,新发肺癌人数达到80万,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第一癌症”。基因突变等遗传学改变和D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异常被认为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表观遗传突变被认为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例如,DNA异常甲基化导致人类肿瘤的发展,研究揭示,肿瘤组织中抑癌基因的启动子区域DNA高
【基金项目】
:
2016年江苏省卫计委面上项目,lncRNA DBCCR1-003 表观调控 DBCCR1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H2016132015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SBK2015020256,PRDX5-Nrf2相互作用对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生物学功能及机制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2017年最新统计显示,新发肺癌人数达到80万,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第一癌症”。基因突变等遗传学改变和D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异常被认为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表观遗传突变被认为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例如,DNA异常甲基化导致人类肿瘤的发展,研究揭示,肿瘤组织中抑癌基因的启动子区域DNA高甲基化能导致其沉默,进而促进肿瘤进展。因此,研究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失活的功能及机制,有利于揭示肺癌发病机制,为肺癌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DBCCR1是在人类膀胱癌组织中低表达的抑癌基因,研究揭示DBCCR1低表达能通过高甲基化导致基因沉默。目前在口腔鳞癌、肝癌、神经胶质瘤中,已有文献报道出现了DBCCR1相关的高甲基化现象。但是,目前肺癌中有关DBCCR1研究的资料还比较缺乏。因此,在不同的癌种中,DBCCR1或许在抑癌基因的活化中扮演重要作用。为了研究肺癌中DBCCR1的潜在机制,我们分析肺癌患者组织和人肺癌细胞系中DBCCR1和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的表达,并应用基因功能获得或缺失的策略探究DBCCR1调控DNMT1对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本研究为DBCCR1在肺癌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为探寻肺癌新分子标志物及干预靶点提供理论依据。目的:探讨DBCCR1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为探寻肺癌新分子标志物及干预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RT-QPCR检测比较肺癌组织和癌旁周围正常组织的DBCCR1和DNMT1的表达水平;2、利用慢病毒体系应用RNA干扰和过表达技术建立DBCCR1稳定敲低和过表达的肺癌细胞株;3、CCK-8试验检测DBCCR1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4、细胞划痕实验分析DBCCR1对肺癌细胞迁移的作用;5、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分析DBCCR1对肺癌细胞侵袭的作用;6、RT-QPCR和免疫印迹分析DBCCR1调控DNMT1的作用;7、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根据数据分布类型选择表达方法及组间统计学检验方法。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F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结果:1、RT-QPCR检测比较了肺癌组织和癌旁周围正常组织的DBCCR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肺癌组织中DBCCR1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周围的正常组织;进一步分析DBCCR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例特征的相关性,发现DBCCR1低表达与肿瘤侵犯和转移呈正相关;肿瘤分期越晚,DBCCR1表达越低。DBCCR1低表达的患者,高表达增殖标记物Ki-67(p=0.000),而且肿瘤转移(p=0.001)和肿瘤侵袭(p=0.000)显著增多。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DBCCR1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更长。进一步对多种影响生存的潜在预后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发现,Ki-67和DBCCR1表达水平、肿瘤分期、肿瘤转移和肿瘤侵袭,是相对独立的总生存期预后标志物。2、DBCCR1对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利用慢病毒体系应用RNA干扰和过表达技术建立DBCCR1稳定敲低和过表达的肺癌细胞株;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显示,过表达DBCCR1显著降低肺癌细胞株A549增殖;而敲低DBCCR1显著增强A549细胞增殖。3、DBCCR1对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分析DBCCR1对肺癌细胞迁移的作用,结果发现,过表达DBCCR1显著降低A549细胞迁移;而敲低DBCCR1显著增强A549细胞迁移。4、DBCCR1对肺癌细胞侵袭的影响: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显示过表达DBCCR1显著降低A549细胞侵袭;而敲低DBCCR1显著增强A549细胞侵袭。5、DBCCR1调控DNMT1表达:RT-QPCR检测比较了肿瘤组织和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DNMT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DNMT1的表达明显高于周围的正常组织,且DNMT1的表达与DBCCR1表达呈负相关;体外实验证实过表达DBCCR1的A549细胞,DNMT1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而沉默DBCCR1的A549细胞,DNMT1的蛋白水平和RNA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1、DBCCR1的低表达与肺癌进展相关,是肺癌患者不良预后因素。2、DBCCR1可抑制肺癌细胞A549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并可能通过调控DNMT1抑制肺癌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幼儿是幼儿语言教育的主要对象。基于幼儿的基本特点,当前的幼儿语言教育素材逐渐以儿童文学为主,如何在儿童文学视野下开展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成为当前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试着分析儿童文学对幼儿语言教育的作用以及利用儿童文学提升幼儿语言教育质量的路径,希望本研究提出的观点具有参考价值。
崩塌落石其性质结构复杂、作用因素多样,仍存在众多难题尚未解决,特别是铁路桥梁工程受崩塌落石冲击后的动力响应是当下尚未解决的关键难题之一。本文以拉林铁路某段桥梁工程典型工点为例,运用Rocfall仿真计算,着重就同一结构面不同坡面倾角岩体崩塌落石运动过程对桥梁结构破坏作用产生的平动速度、弹跳高度、总动能等进行动态变化分析,基于上述分析,结合模型试验加速度响应测试,利用SPECTR计算程序对其加速度、
面对西方的持续打压,俄罗斯不得不更坚定地"转向东方",在东北亚努力挖掘俄日、俄韩关系的潜力。无论是外交层面还是经济层面,俄罗斯与日本、韩国之间都互有需求,但作为美国的盟友,日韩两国的对俄政策无法放开手脚。美国因素不仅限制了俄日、俄韩关系的发展空间,也会在"中导"等问题上给其"埋雷"。俄罗斯与日韩之间的合作缺乏历史积淀,俄需重塑形象,真正以"合作伙伴"的身份融入东北亚地区合作,而日韩改变对俄罗斯的传
第一部分HDAC2影响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由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可以透过圆窗膜,因而GCs鼓室注射被试用于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同时部分患者也存在GCs抵抗现象。近来研究显示GCs抵抗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
目的:制备PDA涂层修饰并结合BMP2微球的3D打印多孔PCL支架并研究其成骨性能。方法:制备四组支架(PCL裸支架;PCL+PDA支架;PCL+PDA+BMP2支架;PCL+PDA+BMP2微球支架),尺寸均为直径4mm ×高度4mm。体外实验中,观察支架大体照,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支架的微观结构(放大30倍、2500倍、5000倍)。四组支架上接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检测两
研究目的:牙周炎是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最终会导致牙槽骨的吸收,引起牙齿脱落。巨噬细胞在牙周炎的牙龈以及龈沟液中大量浸润,调控巨噬细胞浸润可以明显缓解牙周炎,然而巨噬细胞在牙周组织中浸润的调控机制目前仍有待深入的研究。解偶联蛋白2(UCP2)是调节质子漏的线粒体内膜蛋白,参与了线粒体ATP和ROS的产生,预测在牙周炎的炎症反应和牙槽骨破坏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UCP2在调节牙周炎巨噬细胞
背景:甲状腺癌是在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包括四个主要类型,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均来源于滤泡上皮,占90%以上,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细胞癌(PTC)是最常见的一种。尽管包括PTC在内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度较低并且高度可愈,但是此类肿瘤在初次治疗后的复发率很高。甲状腺癌对常规化疗药物不敏感,且后者副作用大。因此,研制新型抗癌药物就显得尤为重要。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了有前
目的:非综合征性唇裂伴/不伴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病因至今尚未清楚,其发病风险与基因变异的相关性也还未得出明确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EGFR)已被报道参与胚胎期的生物构建和调控细胞迁移,而胚胎发育早期细胞迁移与颅颌面部形态结构发育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疾病,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可遗传变异,其在癌症发生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已成为癌症研究领域的热点。人类基因组中99%的序列为非编码序列,散在分布着大量的调控元件。DNA元件百科全书(ENCODE)计划结果显示非编码序列中的调控元件绝大部分是增强子。增强
第一部分尼可地尔对小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ARDS)是由各种肺内源性和外源性致病因素导致的肺组织过度炎症反应和肺水肿,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之一。ALI/ARDS病理生理特点表现为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间质、过度炎症因子释放、失衡的氧化应激反应和肺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