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选材、科学训练与科学管理被喻为现代竞技体育运动水平提升和发展的三大基石,三者构成了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其中,科学选材是充分挖掘和利用运动先天能力、保证多年系统训练顺利完成的前提,科学选材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在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中高度重视科学选材与训练工作,旨在通过科学选材发现符合跆拳道专项要求的好苗子,以便于从小进行系统的训练,丰富后备人才储备。跆拳道运动员的早期选材是当前各国竞技体育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我国跆拳道运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北京队是我国跆拳道传统强队,多年来在选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跟踪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北京队12-15岁跆拳道运动员为例,对其选材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归纳、总结其选材中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探讨、完善与发展对策,为提高北京队跆拳道运动员的选材质量与工作效率提供有效依据,为其它省市跆拳道队的选材提供参考。本文得到的研究结论有如下几方面:1.北京队在三级体制选材来源的基础上,已经对12岁-15岁跆拳道运动员的选材来源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是渠道相对单一,范围狭窄,应拓宽选材来源的渠道,加大选材的范围。2.北京队结合跆拳道运动员自身的身体形态、机能对12岁-15岁跆拳道运动员的选材内容体系进行改善,但还是不够全面,未有效地结合跆拳道的项目特征。应全面结合科学化的理论、项目特征以及运动员的自身素质来制定选材内容体系。3.北京队对12岁-15岁跆拳道运动员选材步骤进行相应的调整,主要采用初选和复选两个阶段,应更细化运动员的选材步骤,采用科学的选材方法。4.北京队制定的12岁-15岁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机能选材指标是比较全面的,包括很多生理和生化指标,却未有实际执行,应拓宽经费来源,将量化测试与经验观察有效结合起来。5.北京队对12-岁15岁跆拳道运动员选材的评分标准进行调整,从原来的单一的定量的评分标准,调整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分标准,但是对定性的评分标准不明确,应提高选材设备的先进性,将量化测试与经验观察有效结合起来,提高选材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