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模糊控制系统频域和时域稳定性分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rn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由日本学者Takagi和Sugeno于1985年提出,它由一组线性模型经模糊隶属度函数光滑联接而组成,是一种能够描述复杂工业过程和动力学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理论上已经证明,该模型能以任意精度逼近凸紧集中任意平滑的非线性函数。这意味着非线性被控对象和非线性控制器都可以利用T-S模糊模型进行有效地描述。在T-S模糊控制理论中,稳定性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因为它是实际应用的基础。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60874084),从频域和时域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了T-S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一系列稳定性充分条件,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值得指出的是,稳定性分析不仅可以验证已有的控制器是否能够镇定闭环系统,而且能够设计出使闭环系统渐近稳定的控制器。  研究了一类比例型T-S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在分析了比例型模糊控制器函数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圆判据的稳定性充分条件。利用环路变换技术,改进了已有的基于Popov判据的稳定性条件,使之可应用于不稳定被控对象的分析。从理论上对比了基于圆判据的稳定性条件、基于Popov判据的稳定性条件和一个时域上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稳定性条件三者的保守性程度。分析了一类比例-积分(PI)型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其中的PI型模糊控制器由比例-微分(PD)型模糊控制器串联积分器所组成。研究了PD模糊控制器的函数特性,利用圆判据,给出了稳定性充分条件。  基于离轴圆判据分析了比例型T-S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指出基于离轴圆判据的分析方法是基于圆判据的稳定性条件的重要补充。通过一个仿真实例,说明了基于圆判据和Popov判据的稳定性条件的局限性,即用二者其一判定为渐近稳定的 T-S模糊控制系统,在常值干扰下,可能会发生振荡现象。通过理论上的分析,证明了基于离轴圆判据的分析方法可以避免常值干扰下的振荡现象。进一步,分析了参数不确定的比例型T-S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深化了阶梯隶属度函数在T-S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采用二次型模糊Lyapunov函数和阶梯隶属度函数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一个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相比于已有的结果,大大减小了分析方法的保守性。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都说明了这种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同样,采用模糊Lyapunov函数和阶梯隶属度函数,分析了离散型T-S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噪声抑制问题,并给出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这意味着在考虑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性能指标后,稳定性分析条件可以转换为控制器设计条件。进一步,研究了执行器饱和情况下的T-S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问题。利用阶梯隶属度,将隶属度函数的信息引入到稳定性分析之中,从而减小了分析方法的保守性,扩大了吸引域的范围。  多项式型T-S模糊模型是传统T-S模糊模型的推广,前者相比于后者具有更为强大的非线性描述能力。针对多项式T-S模糊控制系统,给出了一个稳定性充分条件。仅利用四条模糊逻辑规则,精确地建立了倒立摆系统的多项式模糊模型。利用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得到了使倒立摆镇定的模糊控制器。进一步,研究了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多项式T-S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稳定性充分条件,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损伤、疾病的治疗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修复方法有自体组织移植术和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法,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但会导致很多并发症
小电流接地故障在电力系统众多故障类型中属于非常难以解决的困难,在国内外直至今日也未能得到很好的有效解决办法。由于故障电流比较小和现代电力电子器件易产生谐波的原因,在进行故障排除的过程中给选线带来困难,在实际的工程中又由于系统和测量误差的存在,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研究该问题时,其故障类型的多变性和系统结构的复杂性都给科研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现有的各种选线方法的特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各种生活和心理上的压力使得现代人的身心健康状态备受威胁。由压力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现代人的睡眠状态上,越来越多
最优化是各行各业应用相对广泛的一个常用术语。近年来,对于一些规模大,难度高,非线性及无梯度信息的工程问题,群智能优化方法已经越来越凸显出其相对于传统优化算法的优越性
由于微网系统中的分布式发电和负荷均具有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等多种不确定性,如何优化调度各种分布式发电以保证微网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运行性,成为当前微网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对含不确定性的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进行准确、可靠的预测,进而构建并求解含上述不确定性的微网经济调度模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鉴于此,针对微网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的不确定性预测及经济调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电子设备设计、生产日趋频繁与普及,且整个流程常常由产业内多家单位共同进行合作。因此,对规模有限的中小型企业与高校实验室而言,为了
大脑具有复杂的神经元网络结构,通过接收、整合、传导和输出信息以实现记忆、认知、情感、行为等各种生理功能。大脑中神经信息的处理是通过各脑区及脑区间的协同作用完成的。
论文是以发展智能电网为背景,设计开发一种基于以太网通信的智能塑壳式断路器控制器。塑壳断路器作为低压配电网络的核心部件,不仅应该具有较强的可靠性,还应具备网络化、信息化等高度智能化的特点,更能有效的保护负载系统安全和用户效益。智能塑壳断路器控制器是以32位微处理器STM32F107V芯片为核心,集自生电源、电信号采集、双向通信、故障预判和预警、负载监控、三段电流保护、电能质量监控、人机界面交互、远程
随着传感器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融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已成为人类的特殊感知系统,通过对需求环境的实时监控,及时提取有效信息
量子进化算法是一种基于量子计算的智能优化方法,它把量子计算的概念和理论引入进化算法,使用量子位编码染色体,每条染色体表示所有可行解的叠加,通过观察操作得到问题的候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