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地电流的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hnldl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的发展,一方面与高铁相关的电气、电子技术和制造技术突飞猛进,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高铁系统的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由于动车组车载设备的保护接地为动车组车体,而且车载设备接地和车体接地具有多样性,从而导致在动车组车体上产生一种来源不明、分布复杂的地电流。一般来说,很难对这种在车体上分布的地电流进行准确的分析;其不仅可以通过动车组系统的地环路耦合进车载设备造成传导干扰,而且也可以通过其对外的辐射而使车厢内的电磁环境恶化,从而造成对车载设备的辐射干扰。因此,对车体地电流的研究可以为动车组整车电磁兼容性的研究打下理论和技术基础。本文主要围绕动车组车体地电流的来源、产生机理和分布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建模仿真和实验等手段展开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我们判定车体地电流除了来自车载设备接地的直接注入外,受电弓、牵引变压器、变流器等强电设备的耦合产生也是一种主要来源,以及由于弓网离线、过分相、升降弓等特殊工况下产生的浪涌电压导致车体电位的波动也会引起的车体地电流的产生。本文首先建立了大截面连续金属导体模型,仿真分析得出电流在注入点附近呈现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的对称分布,但随着电流方向的纵深,电流会趋于均匀分布;而且,金属体导体中的电流分布主要为面电流分布,当集中效应的影响消失后,在金属体的边缘处会出现较大的电流峰值;再者,由于邻近效应的影响,金属体上靠近电流环路的部分的面电流要大于远离电路环路部分的电流。然后,又针对实际车载机柜仿真分析了不同的接地方式所产生的地电流情况:单点接地在接地点处产生的地电流比多点接地的情况小很多,由于其接地环路较少因此产生的效果更好。最后,建立了动车组车体模型,仿真分析了在受电弓单独作用的情况下的车体地电流的分布情况。为了验证电流在金属导体上的传播和分布特性的仿真结果,本文搭建了金属平板的模拟实验。而且,又通过现场的车体过电压实验和车体地电流实验分别验证了理论分析的车体地电流的来源和仿真分析的车体地电流的分布特性的结果。并且,通过一个现场的车体地电流干扰整改案例充分展示了地电流干扰的复杂性,为高铁系统电磁兼容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根据在现场实验中遇到的限制条件和所测到的车体地电流的特点,研发了一种适用于车体地电流测量的面电流测试系统。该面电流测试系统基于磁场传感器芯片HMC1022而设计,其设计思路新颖,电路结构简单。
其他文献
空时频分组编码(STFBC)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通过在不同的发射天线、不同的OFDM符号块以及不同的子载波上同时进行编码,能够获得空间、时间和频率三维分集增益,可以有效降
学位
恒包络正交频分复用(Constant Envelope-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CE-OFDM)用归一化的OFDM信号对载波进行相位调制,不仅解决了OFDM信号高峰均功率比的问
高光谱图像因其精细的光谱辨别能力而受到广泛地关注,被用来对感兴趣地物的表面特性进行感知和识别。高光谱图像的特点对目标解译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很多问题至今仍未能得
随着无线电通信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无线电频谱的需求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频谱需求和供应之间矛盾日益突出,新型的高效频谱利用技术已成为一种迫切需求。频谱交易作为一种新型的
激光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应用在工业、医疗、军事、商业等领域越来越广,激光标记作为激光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无接触、无损耗、无扰动、无变形、无污染,而且加工效果好
声波是水下唯一可进行远程传输的信息载体,由于水声信道具有窄带宽、强多径、高噪声、随机时-空-频变等特性,因而实现水下节点间高速率、稳健的通信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正交频分
物联网已经逐渐渗入我们的生活,其相关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在农业、交通、军事、医疗、商贸等诸多领域,已经有了诸如智能洒水系统、智能车流监控系统、小区安防系统、珍惜动物足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人们对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煤炭行业中,通信的发展却是举步维艰。正是由于煤炭行业当前应用的通信系统技术比较落后,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各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逐渐受到更多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OFDM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输技术,具有抗多径干扰能力强,频谱利用率高,数据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