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汉荣教授从太阴论治中医咳喘疾病的证治研究

来源 :江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1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薛汉荣教授从太阴辨治咳喘的学术经验、证治分类及用药规律。方法:1.通过阅读导师相关文献、查阅师门相关著作与论文、临床跟师实践学习、收集整理导师相关医案进行分析,初步总结薛汉荣教授从太阴辨治咳喘的经验。2.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建立薛汉荣教授从太阴论治咳喘的病案相关数据库,使用软件系统中的相应功能,对其用药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初步总结薛汉荣教授从太阴辨治咳喘的经验,认为太阴虚寒为重要内因,风寒为主要外因,手太阴痰瘀郁伏是咳喘之宿根,归纳总结了导师善用温法治太阴、治手太阴痰瘀以治气为先、重视太阴肺系病位同治、提倡调畅太阴气机、善从太阴肺脾同治的治法经验,以手太阴痰气阻咽表证、手太阴湿热表证、手太阴风寒表里兼证、手太阴寒饮兼风寒表证、手太阴寒郁痰伏证、手太阴痰瘀气阻证、手太阴风寒挟湿证、手太阴风寒痰咳证、手太阴痰热蕴结证、手太阴兼少阳痰湿郁热证、手太阴气阳虚证、太阴痰浊壅盛证、太阴气虚痰湿证、太阴气虚湿热证、太阴气虚咳喘证为主,共15个证型的论治。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统计薛汉荣教授从太阴论治咳喘病案共213例,使用中药共185味。1.药物频次统计结果显示,排在前十的药物分别是:甘草、陈皮、茯苓、麻黄、半夏、杏仁、生姜、大枣、党参、桔梗。2.药性统计结果显示,温性药1602次,寒性药840次,平性药727次,凉性药121次,热性药29次,使用药物最多的为温性药,占比约48.27%。3.药味统计结果显示,辛、苦、甘味多,分别占比32.55%、30.13%、29.36%,共计92.04%,酸、咸、涩味少。4.药物归经统计结果显示,由多到少依次为肺经、脾经、胃经、心经、肝经、肾经、大肠经、膀胱经、胆经、小肠经、心包经和三焦经。5.使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薛汉荣教授从太阴治疗咳喘常用的64组用药模式组合,由26味中药构成。结论:从太阴论治咳喘,薛汉荣教授认为太阴虚寒为重要内因、风寒为主要外因、手太阴痰瘀郁伏为咳喘之宿根,并且善用温法治太阴、提倡治手太阴痰瘀以治气为先、提倡调畅太阴气机、善从太阴肺脾同治。从用药频次、药性、药味和归经上得出薛汉荣教授从太阴治疗咳喘用药特点上以温宣手太阴肺、温补足太阴脾、温化太阴痰瘀为主。
其他文献
背景:《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清法与其它治法配伍运用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外感热病、内科杂病、妇人病,对于治疗临床各科各种热性病症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一直以来,受“《伤寒论》详寒略温”的影响,清法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关注。而且以往研究者大多是单纯论述《伤寒论》或《金匮要略》中的清法运用,将这两本书割裂开来探讨清法。因此研究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清法与其它治法的配合运用规律,是非常必要的。目的:通过研究仲景
学位
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探寻不同经会阴术式治疗直肠外脱垂的疗效对比。方法:计算机检索:在Embase、Pub 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经会阴直肠外脱垂手术相关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开始至2021年12月在国内外各类期刊杂志上发表的经会阴不同术式治疗直肠外脱垂的对比研究的文献。根据制
学位
中药当归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e.) Diels的干燥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及肠燥便秘等。中药当归具有促进造血、抗凝血、降血压、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肿瘤、保肝护肾等药理作用。本文对中药当归的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当归的资源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当归是我国药食同源的主要中药材之一,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主产地为甘肃东南部,尤以甘肃岷县的“岷归”驰名中外。当归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有机酸类和多糖类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极为广泛。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当归各类炮制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及展望,以期为当归今后的研究、临床应用以及相关药品的开发提供理论
期刊
目的:观察扶正活血汤联合生肌愈疡膏治疗糖尿病足(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VEGF、b FGF含量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本课题70例研究病例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外科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符合课题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足门诊或住院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编号1~70通过excel软件进行随机分配,均分为两组,再将纳入的70例患者按就诊次序进行编号1~70,并分配至上
学位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益气清毒防癌茶预防肺癌的有效化学活性成分及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查询益气清毒防癌茶的化学成分及药物作用靶点,并将口服生物利用度(OB)设置为大于等于40%,将类药性(DL)规定为大于等于0.18,将同时满足以上两者条件的有效活性成分和靶点挑选出来,经CNKI数据库查阅文献核对和补充靶点。对靶点结果在Unipro
学位
目的 调查舟山市某院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膝骨关节炎评分量表(WOMAC)、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舟山市某院就诊的30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和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30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焦虑者124例(41.33%),其中轻度焦虑44例(14.67%)、中度焦虑62例(20.67
期刊
目的:探讨健脾祛湿汤联合Cape Ox化疗方案对结肠癌术后脾虚湿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本方的有效性及其优势,并评估其安全性,为其进一步服务于临床做好前期准备。方法:本课题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结肠癌术后患者,共48例,并按随机对照原则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Cape Ox化疗方案,治疗组采取健脾祛湿汤联合Cap
学位
研究目的:通过收集整理刘中勇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慢性心衰)的病例资料,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深层次梳理、分析刘中勇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用药组方经验,总结、提炼出刘中勇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的学术思想特点,为临床辨治慢性心衰拓宽思路。研究方法:将刘中勇教授于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所诊治的慢性心衰门诊及住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包括处方、药物、性味、症状、体征、
学位
研究目的:(1)通过收集数据库中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文献,进行筛选归纳后,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处方的用药频率、类别、性味归经和组方用药的规律,为临床中医药组方治疗放射性肠炎提供参考。(2)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核心药组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潜在活性成分、核心靶标及主要信号通路,阐明其可能发挥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医药在治疗放射性肠炎方面积累更多的经验,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料。研究方法:(1)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