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代主义短篇小说创作队伍中的佼佼者,新西兰著名短篇小说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在其短暂一生中创作了百余篇短篇小说,并留下了包括诗歌、书评、信件、日记在内的许多文本。这些作品不仅使得曼斯菲尔德在英语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为现代文学研究留下了不少经典案例。在她如流星一般匆忙却绚烂的创作生涯中,曼斯菲尔德始终坚持探寻人生要义,透过对于各种人生困境的思考来摸索生命的真谛。结合自身颠沛流离的写作生活体验,曼斯菲尔德在作品中对于现世生活里的各种限制性力量给予了充分展现。在曼斯菲尔德的部分短篇小说作品中,一种暗藏于其文字背后的禁锢意味反复浮现,她对于现世生活的无尽失望也在作品中隐约显露。本论文透过米歇尔?福柯的“全景敞视”理论解读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频繁出现的禁锢主题,结合福柯提出的心理规训与权力效力的运行机制,深入分析在各种环境与权力作用下,曼斯菲尔德笔下人物屡屡受困、无以解脱的角色惯性。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曼斯菲尔德生平及其主要文学作品,梳理回顾已有曼斯菲尔德研究,同时简要阐释米歇尔?福柯的“全景敞视”理论及其运用,并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进行阐述。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深入分析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三种象征性“全景敞视”情境。第二章探讨家庭空间内的权力运行机制。以《洋娃娃的屋子》、《新衣》、《没有脾气的男人》等短篇作品为例,集中分析受到父母监视的孩童人物形象、受到外来访客监视的青年人物形象、受到彼此监视的夫妻人物形象,说明曼斯菲尔德笔下的家庭是一个充斥着规训力量的空间。第三章聚焦作为英帝国殖民地的新西兰,通过对《老安德伍德》、《小扣子被拐记》、《店里的女人》等作品的考察,展现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后殖民创作思想,曼斯菲尔德在作品中反复描写新西兰白人在帝国监视下的受限体验,对被流放、被隔离、被异置的白人群体的禁锢生活给予了高度关注。第四章以女作家的欧洲大陆故事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诚实》、《吃肉的德国人》、《一次草率的旅行》等作品中欧陆人对于外来者的限制机制,飘零异乡的外来者在旅居欧陆国家期间不仅屡遭排斥,还被当作文化他者而时刻受到监视。第五章是本论文的结语,笔者提出,作为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创作的一个不变主题,“禁锢”的身份与处境是其作品人物的一种特有属性。在类似全景敞视监狱的故事情境下,作品人物受到各种权力控制与监视,表达了曼斯菲尔德对于种族以及国际政治问题的思考。在折射现实生活中各种压迫力的同时,曼斯菲尔德也倡导着一种流动的、自由的身份体验与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