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肿瘤凝血与癌细胞微环境响应性释药的纳米递送系统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u_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治疗是世界性难题,早期可手术切除,但晚期主要依靠化疗。近年来发展的饥饿疗法通过减少癌细胞的糖供应来饿死肿瘤,虽取得疗效,但仍存在挑战。肿瘤乳酸对癌细胞因缺糖凋亡有抑制作用,仅阻断糖供应不能彻底杀死癌细胞。同时,堵塞血管后会引起肿瘤因缺氧而激发血管再生,如果不能快速杀死癌细胞,肿瘤血管就会重建。为此,本论文基于饥饿治疗协同化疗策略,构建一种促肿瘤凝血与癌细胞内p H、透明质酸酶(Hyals)双重响应性释药的纳米药物载体,用于乳腺肿瘤治疗研究。纳米载体呈核壳结构,血液循环稳定性和乳腺癌细胞主动靶向性好,可诱发乳腺肿瘤凝血和癌细胞内p H/Hyals双重响应性释药,有效杀死癌细胞,是一种有前景的抗乳腺肿瘤纳米递送系统。具体研究如下:(1)碳酸钙载药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通过乳化体系并控制氯化钙和碳酸钠的投料比,制得碳酸钙纳米粒子(Ca CO3 NPs)。XRD显示Ca CO3 NPs的晶型为球霰石。DLS测得Ca CO3 NPs的平均粒径为70.6 nm,PDI为0.17。TEM显示Ca CO3 NPs为分布均匀的球形粒子。BET测得Ca CO3 NPs平均孔径为7.81 nm。在DOX:Ca CO3 NPs=1:1的优化质量投料比条件下,Ca CO3 NPs的DOX负载量为49%,包封率为98%。体外DOX和Ca2+释放试验显示,在模拟血液循环环境(p H7.4)中DOX和Ca2+释放均非常缓慢,而在模拟癌细胞内涵体/溶酶体环境(p H5.0)中,48 h内DOX释放约90%,1 h内Ca2+释放70%,说明Ca CO3 NPs的DOX和Ca2+释放具有p H敏感性。溶血率测试显示,在0.01~2.0 mg/m L的浓度范围内,Ca CO3 NPs的溶血率小于2%,说明血液相容性好。体外凝血试验显示,Ca CO3 NPs在p H7.4时不引起凝血,但在p H5.0时快速凝血,凝血时间为16 min。体外细胞吞噬试验显示,1 h内DOX@Ca CO3 NPs可被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吞噬74~80%,并在内涵体/溶酶体中被酸解快速释放Ca2+和DOX,Ca2+向细胞外迁移,DOX向细胞核迁移,对两种癌细胞的IC50分别为2.17μg/m L和9.7μg/m L,展现出显著的细胞毒性,但纳米粒子本身对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无毒。小鼠体内乳腺肿瘤局部注射试验显示,Ca CO3 NPs可诱发肿瘤血管凝血,且Ca CO3 NPs浓度越高,凝血越严重。(2)透明质酸的甲基丙烯酸酐与聚乙二醇修饰通过HA的羧基与甲氧基聚乙二醇胺(CH3O-PEG-NH2)上的氨基反应制得HA-PEG,然后HA上的6-OH再与甲基丙烯酸酐(MA)反应得到m HA-PEG,1H-NMR测得PEG取代度为17.2%,MA取代度为22.9%。(3)核壳结构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与性能核层DOX@Ca CO3 NPs与壳层m HA-PEG复合后经紫外光交联得到核壳结构纳米药物载体DOX@Ca CO3/m HA-PEG NPs。DLS测得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约304.7 nm,Zeta电位约-8.9 m V,TEM显示纳米粒子呈均匀分布的圆球形。TG测得纳米粒子的组成含量,其中核层占70.6%,壳层占29.4%。纳米粒子在0.05~0.30M Na Cl和p H7.4条件下粒径变化小,说明纳米粒子在模拟血液循环的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在p H5.0和Hyals条件下,纳米粒子的粒径明显增大,说明纳米粒子在模拟癌细胞环境中不稳定,具有p H和Hyals响应性。体外DOX与Ca2+释放结果显示,在模拟血液循环条件(p H7.4)下,DOX与Ca2+释放非常缓慢,而在模拟癌细胞微环境(p H5.0/Hyals)条件下,纳米粒子分解成碎片,DOX在48 h内释放约80%,Ca2+在0.5 h内释放约60%,显示出明显的p H5.0/Hyals响应性。体外凝血试验显示,纳米粒子在p H7.4下不引起凝血,但随着酸性增强,促凝血速度加快,在p H5.0+Hyals时凝血时间最短,为12 min。体外细胞吞噬试验显示,纳米粒子对MCF-7和MDA-MB-231具有主动靶向性,可通过CD44和HA特异性作用介导吞噬,被癌细胞吞噬后在内涵体/溶酶体中被p H/Hyals快速分解,释放出DOX和Ca2+,表现出良好的癌细胞杀伤力,IC50值分别为2.5μg/m L和9.9μg/m L,同时Ca2+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迁移。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增长,市场化改革力度持续加大,电力企业在市场大潮流下经过改革与创新,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我国电力事业进行市场化改革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但在改革中仍存在很多难点和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电力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改革,阻碍了电力事业进一步发展与进步,因此要创新改革思想和改革理念,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电力行业关系民生的基础行业,它的改革方向对整个国民经济命脉有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研
Ⅳ-Ⅵ族半导体锡-硒材料体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近年来研究报道在硒化锡(SnSe)单晶发现超高的热电性能,使得这些材料成为热电研究领域的热点。大量的理论和实验工作从热输运和电输运等方面研究了p型SnSe晶体超高热电性能的物理机制,加深了对层状半导体SnSe材料的理解,也促进了热电理论的发展。从目前的文献调研来看:不同课题组利用不同方法制备出的SnSe的电/热输运性能有很大的差别,对S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蓝藻水华的大规模爆发,而微囊藻是最常见的蓝藻之一,抑制蓝藻、控制水体富营养是水体修复研究的重要领域和研究热点。本研究在对武汉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及周边环境调研的基础上,选取武汉地区水华优势藻类惠氏微囊藻为实验藻种,探究了光照、pH值、氮磷比、氮、磷等环境因素对其生长的影响,并选取樟树、构树、柳树等三种树叶的蒸馏水浸提液进行了抑藻效果研究,最后结合扫描电镜(SEM)、液相色谱(HPLC
近年,随着能源、分子探测等领域对高电导率金属氧化物研发的重视,二氧化钼(molybdenum dioxide,MoO_2)作为一种具有完整配位的金属性氧化物材料而受到关注。初步研究表明二氧化钼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溶于强酸和强碱)、较好的抗氧化性和高导电性,使得MoO_2在储能材料电极、催化剂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领域存在潜在的应用前景。尤其是,MoO_2作为一种稳定且具有高浓度自由电子的金属氧化物
盗窃罪是古老而又多发的犯罪,可以说盗窃这种行为应该是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经过实践的发展,慢慢地形成了系统的概念,并逐步发展完善。在我国,有关盗窃罪的立法和司法解释在与时俱进,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对盗窃罪有关规定的争论也一直在持续。《刑法修正案八》确定了现阶段我国盗窃罪的定罪模式,即将多次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入户盗窃四种行为方式与数额要求并列作为盗窃罪的罪状,这是盗窃罪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变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后简称“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中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备受瞩目,已然成为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名片”。本文以美国两大主流报纸《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官网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西方媒体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策略,以及对我国对外
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数据也增长迅速。面对海量的、形色各异的数据,人们疲于主动挖掘得到精细的有效信息。信息抽取旨在从非结构化文本中自动地提取出结构化的数据。其中一项关键技术便是关系抽取,它能够抽取一段文本中两个客观实体和其蕴含的关系事实,进一步组织为三元组形式的结构化知识,为知识图谱的构建和自动问答等下游任务提供了基础数据。关系抽取一般可分为两个子任务:实体识别和关系分类。实体识别是从文本中
镁合金有许多优于其他金属材料的性能,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十分适合在航空航天器的外壳、减振系统以及其他构件中应用。镁合金复杂铸件在精密铸造过程中极易
老挝网络文本蕴含着大量关乎民意的信息,如何从这些数据里抽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成为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重点之一,但国内外面向老挝语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工作较少。老挝作为中国的邻国之一,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盟国,却未达到语言互通的要求。词性标注作为信息抽取研究的一项重要基础任务,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多特征的老挝语词性标注方法,以解决研究存在的难点,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由于老挝语通过词序表达语法含义,而且
地膜覆盖技术是现代农业耕作的重要手段,具有保温保湿,促进生长,提高产量的作用。塑料作为广泛使用的地膜材料,存在不可降解的特性,长期使用会导致严重的环境和土壤污染。因此,可降解地膜成为解决塑料覆盖污染这一问题重要的研究方向。我国玉米种植范围广泛,每年会产生大量的秸秆,但是这些秸秆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究其原因是玉米秸秆穰主要由薄壁细胞和短纤维组成。薄壁细胞物理强度差使其不适合应用于制浆造纸等纤维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