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山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尽管《76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中对山药的等级规格进行过分类,但是随着生态环境及现代种植条件的变化,现有的规格等级标准已明显不再适用市场需求。亟需建立一个新的山药等级分类标准。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Delphi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将不同专家的对不同山药药材的感官鉴别经验广泛统一起来,确定专家评价山药药材规格等级的主要感官评价指标,分析感官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将山药分等级;再通过外观性状、偏光显微鉴定和红外光谱鉴定,将不同等级山药的评价指标量化,做进一步的鉴别;最后结合化学方法测定不同等级山药的主要指标性成分含量,区分不同等级的差异性。本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部分进行:第一章:Delphi法确定主要评价指标,将山药分等级;第二章:外观性状鉴别和偏光显微鉴定,明确并量化重要评价指标,鉴定不同山药药材;第三章:红外光谱鉴定,进一步鉴定不同的山药药材;第四章:测定不同等级山药的主要指标性成分含量,区分不同等级差异性。研究结果:第一章:Delphi法评价山药药材规格等级实验结果显示:用传统的感官经验评价中药材的方法是客观的、可重现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山药药材的规格感官判断的主要指标是:外观性状和断面特征,结合外皮、直径和须根;同时,产地和品种是决定山药药材商品规格的很重要的因素。综合Delphi法评审结果,可将山药药材初步分为2种规格和3个等级:铁棍山药和非铁棍山药;铁棍山药分别是:河南沙土铁棍山药、山东沙土铁棍山药、河南垆土铁棍山药;非铁棍山药分别是:河南普通怀山药、河北小白嘴、河北麻山药与山西长山药。第二章:外观性状和偏光显微鉴别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山药药材的主要区别在外观上表现为外观形状、直径、外皮颜色、须根和断面特征上;在显微特征上主要表现为草酸钙针晶束分布密度和面积大小,以及维管束的分布密度上。第三章:红外光谱鉴定实验结果显示:山药药材的红外光谱图与淀粉图谱相似,说明山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对于一维图谱较相似的山药药材,通过三级鉴定可以鉴别出不同产地的山药药材:在1250 cm-1~900cm-1范围内的二维红外相关图谱中,主要是峰强的不同;在1800 cm-’-1300cm-1范围主要是峰形的不同。在红外光谱的相似度比较中,将0.9900作为阈值,可以较好的将铁棍山药和非铁棍山药进行区分。第四章:主要指标性成分的测定实验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山药药材中的多糖含量具有较大差异,而尿囊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其中,山西平遥长山药多糖含量最高,为18.28%±0.48,其次是河北产山药和河南产山药,山东铁棍山药的多糖和尿囊素含量最低,分别为8.42%和0.77%。研究结论:综上所述,不同山药药材可初步被分为2个规格3个等级,铁棍山药分别为河南沙土铁棍山药、山东沙土铁棍山药和河南垆土铁棍山药,非铁棍山药分别为河南普通怀山药、河北小白嘴、河北麻山药与山西长山药;同时,不同规格等级的山药在外观性状、偏光显微特征、红外鉴别中有明显的差异性;但其中主要指标性成分的含量与评审结果具有一定的出入,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