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β对MO3.13少突胶质细胞铁代谢的影响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qing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金森病(PD)是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为临床表现,其病理特征主要是黑质(Substantia nigra,SN)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缺失和路易小体的出现。目前认为,虽然蛋白质异常聚积、炎症、细胞凋亡、铁异常聚积、氧化应激等可能参与PD的发病,但其确切病因和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近来的研究发现,PD的发病与脑内小胶质细胞激活介导的炎症反应以及黑质(SN)铁的异常聚积有关。少突胶质细胞是由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OPC)分化而来,是脑内参与髓鞘生成的细胞。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是大脑中含铁量最多的细胞,铁是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的必要条件,因此少突胶质细胞与PD铁聚积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人类少突胶质细胞中的铁转入过程是由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介导的,转出过程由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FPN1)介导。有研究报道,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在PD患者脑脊液中明显升高,这表明脑内炎症与PD发病密切相关。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为临床表现,其病理特征主要是黑质(Substantia nigra,SN)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缺失和路易小体的出现。目前认为,虽然蛋白质异常聚积、炎症、细胞凋亡、铁异常聚积、氧化应激等可能参与PD的发病,但其确切病因和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近来的研究发现,PD的发病与脑内小胶质细胞激活介导的炎症反应以及SN铁的异常聚积有关。少突胶质细胞是由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OPC)分化而来,是脑内参与髓鞘生成的细胞。铁是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的必要条件,因此少突胶质细胞与PD铁聚积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人类少突胶质细胞中的铁转入过程是由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介导的,转出过程由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FPN1)介导。有研究报道,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在PD患者脑脊液中明显升高,这表明脑内炎症与PD发病密切相关。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TNF-α和IL-1β作用于神经元可引起铁转入蛋白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和铁调节蛋白1(Iron regulatory protein 1,IRP1)的表达升高,而FPN1的表达降低,从而引起神经元内铁的聚积。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能诱导小胶质细胞内DMT1和IRP1的表达增加,而FPN1的表达减少,从而导致小胶质细胞铁的积累,铁在小胶质细胞中的积累又会增强激活的小胶质细胞释放更多的促炎细胞因子,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增加SN的炎症反应与铁的聚积。但是,促炎细胞因子是否影响少突胶质细胞的铁代谢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将探讨促炎细胞因子IL-1β对少突胶质细胞铁代谢的影响及机制,为PD中的神经炎症和铁代谢异常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中我们应用CCK8检测MO3.13少突胶质细胞的细胞活力,应用western blot技术观察铁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ELISA检测铁调素(Hepcidin)的水平,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Calcein技术动态观察MO3.13少突胶质细胞的铁转入情况。结果如下:1.4-b-佛波醇-12-豆蔻酸-13-乙酸酯(4-b-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处理未分化的MO3.13少突胶质细胞7 d后,与对照组相比,IRP1与TfR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n=5)。2.30 ng/m L的IL-1β作用于未分化的MO3.13少突胶质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IRP1和TfR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n=7),但FPN1的表达却明显降低(*P<0.05,n=7)。3.10 ng/m L和30 ng/m L的IL-1β作用于未分化的MO3.13少突胶质细胞24 h后,Hepcidin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n=6)。4.10 ng/mL和30 ng/mL的IL-1β作用于未分化的MO3.13少突胶质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铁转入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01,n=10)。5.30 ng/m L的IL-1β作用于分化的MO3.13少突胶质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IRP1和TfR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n=7),但FPN1的表达却明显升高(*P<0.05,n=7)。6.10 ng/m L和30 ng/mL的IL-1β作用于分化的MO3.13少突胶质细胞24 h后,Hepcidin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n=6)。7.10 ng/m L和30 ng/m L的IL-1β作用于分化的MO3.13少突胶质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铁转入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P<0.001,n=10)。上述结果表明,分化的MO3.13少突胶质细胞与未分化的MO3.13少突胶质细胞相比,铁转入蛋白TfR1表达降低,其机制可能与IRP1的表达下调有关;IL-1β能引起未分化的MO3.13少突胶质细胞铁转入蛋白TfR1表达升高,铁转入功能增强,铁转出蛋白FPN1表达降低,其机制可能与IRP1的表达上调有关;IL-1β能引起分化的MO3.13少突胶质细胞铁转入蛋白TfR1表达降低,铁转入功能降低,铁转出蛋白FPN1表达升高,其机制可能与IRP1的表达下调有关。在未分化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中,IL-1β激活IRP1,进而增加铁的转入减少铁的转出,铁不断的积累,逐渐分化为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我们推测,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对铁的需求减少,不再摄取更多的铁,但它们已聚集了大量的铁,在IL-1β的作用下,铁的释放增加,如果这些铁被神经元摄取,将引发一系列的级联反应,造成神经元的损伤。该研究为少突胶质细胞参与PD发病,为PD神经炎症与铁代谢异常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组胺(histamine,HA)是由氨基酸组氨酸合成的一种小分子,在动物体内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中枢组胺能系统更是参与多种基本的稳态和较高的脑功能,如睡眠-觉醒调节、昼夜节律和摄食节律、前庭功能、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等。组胺及其受体对脊髓运动神经元(motoneuron,MN)有何影响尚未得到深入的研究。故本实验旨在探究组胺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影响。方法:鉴于本实验室前期研究显示,在脊髓
目的:由于避孕意识的薄弱或避孕方法采取不当,不少女性将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但多次的清宫或者宫腔镜手术会导致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等并发症,甚至导致子宫内膜
可视化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已被广泛运用于国内外教学领域,在提升教师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动力上起到推动作用。本文选取摩尔多瓦Universul Copiilor幼儿园6-7岁幼儿学习
目的:Ghrelin是促生长激素分泌物受体的内源性配体,主要由胃黏膜的内分泌细胞产生,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促进代谢、诱导摄食、促进胃动力,除此以外,Ghrelin还参与多种与肿瘤
作为高性能储能器件之一的超级电容器以其高功率密度的优点被众多研究者们所青睐,但提高其能量密度却是难上加难。在近些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能量密度与电极材料的结构有关,因此改变电极材料的结构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同时,电极材料的选取也与电容器的储能情况相关。而采用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材料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具有容易制备、稳定性高、透过率高等优点。我们知道,Co(OH)_2的理论容量很高,但已报道的实际电
学生英语交际意愿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起着重大作用。本研究就兰州理工大学部分理工科研究生课堂内外的英语交际意愿进行调查研究,旨在调查理工科研究生课堂内外外语交
如今,网络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消费者们也开始在网上发表他们对于某产品的评论。同样,卖家如何回复消费者的评论,尤其是负面评论,对于吸引顾客以及人际和谐的实
目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外科中的危重症之一。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转归差,院内死亡率高。本研究目的为回顾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低体温停循
本翻译实践报告原文选自美国权威学术期刊《细胞》(Cell),题为“免疫代谢综述”(An Integrated View of Immunometabolism)。原文聚焦代谢组织中肥胖相关的慢性炎症发展,这些
【研究背景】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一种β疱疹病毒,在围生期感染率高,因新生儿免疫发育不完全,HCMV感染能导致多种先天性疾病,例如神经系统疾病、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