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电信行业的重组,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进入了全业务竞争的时代。电信运营商为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和利润,通过价格歧视来打击对手。基础电信运营商更是利用自身垄断优势和市场支配地位运用价格歧视手段,打击竞争对手,限制了自由竞争,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价格歧视策略作为电信运营商常用的一种定价手段,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帮助电信运营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竞争优势;但同时基于价格歧视的各种电信套餐也让消费者应接不暇,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和转换成本。由于技术的进步,电信运营业的自然垄断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信运营业中的价格歧视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就电信业现状而言,对电信运营商价格歧视行为进行有效的管制,打破市场垄断,引入真正意义上竞争,消除电信运营商价格歧视行为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价格歧视理论研究综述。是对价格歧视理论概念、实施前提、分类进行了介绍,并对一级、二级、三级价格歧视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信息对称对价格歧视的影响;第三章,中国电信业三类价格歧视的应用比较研究。从中国电信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入手,分析了电信业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应用,实施价格歧视的利弊,并重点对电信运营商运用最普遍的资费套餐的本质研究进行分析。指出电信资费套餐的本质即价格歧视,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消费者剩余;第四章,哈萨克斯坦电信业价格歧视的应用研究。通过对哈萨克斯坦移动通信市场平均资费、定价策略、地区性因素的分析研究。认为哈萨克斯坦手机移动通信市场存在价格歧视,可以通过提高竞争水平的措施来降低手机服务的市场价格;第五章,电信运营商价格歧视行为分析。结合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案例对价格歧视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电信运营商实行价格歧视的动因是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条件则是电信运营的自然垄断性质,以及电信服务产品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电信运营商价格歧视手段的滥用行为妨碍竞争秩序,危害公共利益,损害其他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六章,电信运营商价格歧视有效管制的建议。电信运营商的价格歧视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导致具有垄断优势的电信运营商由于超额利润的存在缺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的动力。因此对电信运营商价格歧视行为有进行管制的必要。而只有开放互联网骨干网经营权,引入真正意义上竞争,并允许和放开虚拟运营商的竞争加入才能打破电信市场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