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贝伦的文化交融视域

来源 :新疆艺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e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伦”是锡伯族传统民间舞蹈的总称。锡伯族贝伦在冬布尔的伴奏下,以独舞、男女双人舞以及男女群舞的形式即兴表演。笔者在多次田野调查中,了解到锡伯族行礼贝伦、走马贝伦、阿合索尔与汉族、满族、蒙古族以及俄罗斯族舞蹈关系密切,具有借取、交融的文化表征。行礼贝伦作为锡伯族礼仪性的民间舞蹈折射着锡伯族的礼仪习俗,而锡伯族的礼仪习俗又与历史上汉族、满族的礼仪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行礼贝伦也便成为锡伯族与汉、满民族文化交融的印证。走马贝伦与蒙古族的走马萨吾尔登的异同恰恰显示出文化交融的印迹。在对蒙古族走马萨吾尔登的吸收借鉴中,锡伯族结合自身对于走马的理解,整合出走马贝伦。阿合索尔是近代借取俄罗斯族踢踏舞,进行改铸的结果。俄罗斯族踢踏舞不同于锡伯族民间舞的动作形态和表演形式,明快活泼的节奏都对注重“手舞”的锡伯族贝伦产生了吸引力,于是锡伯族在自身动作习惯的基础上融进踢踏舞元素,整合成为阿合索尔舞蹈形式。借取、交融都是在锡伯族不断接触学习周边民族优秀文化基础上实现的。论文以锡伯族文化的历时性变迁作为切入点,共时性比较锡伯族与满族、汉族、蒙古族、俄罗斯族舞蹈的异同,以三种贝伦为个案,通过对头、手、肩、胯、步法的微观透视,解构“贝伦”舞蹈形态,寻求其文化借取、交融的艺术特征。论文在深入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跨文化跨学科的比较研究法,借助人类学、艺术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理论,论证贝伦是如何在选择性借取他文化,发生交融整合,以及如何催生符合锡伯族文化心理的贝伦形态的文化变迁历程。论文运用田野调查的访谈对话、参与性观察、现场学习、图像搜集等方法,点面结合对锡伯族“贝伦”的历史形成、文化交流、形态变异以及风格特征进行解构和阐释,探寻锡伯族贝伦交融发展的艺术规律。
其他文献
互联网时代为高校学生班级凝聚力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为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各高校纷纷进行改革,由学年制改为学分制。
借助于熵的概念,讨论了用极大熵的思想来确定先验分布的几种情形,给出了在各种情形下先验分布的形式和结论,从而提供了确定先验分布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我国证券市场股价波动表现出特有的混沌性质[1][2],具有局部随机与整体秩序[3]相容的特征.本文以2002年每隔十秒的上证指数高频数据[4]为例,以混沌理论为基础,从原始序列中构
目的:探讨一线应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四种评分系统的预测价值,为患者早期进行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邯郸市中心医院2010年01月01日至2019年06月30日期间收治的98例初诊CML慢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脾脏大小、原始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及治疗。结果30例显性甲亢并甲心病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或消
在确保使用方利益的前提下,从最大后验风险的角度运用贝叶斯方法制定了可靠性鉴定试验方案.按照此鉴定试验方案,缩短了试验时间,从而降低了鉴定试验所需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