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一线应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四种评分系统的预测价值,为患者早期进行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邯郸市中心医院2010年01月01日至2019年06月30日期间收治的98例初诊CML慢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脾脏大小、原始细胞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数、嗜碱细胞百分比等因素对患者12个月达主要分子学反应率(MMR)的预测价值;根据四种评分系统分别对98例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并分析四种评分系统与3个月、6个月、12个月获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最佳反应之间的关系,以及四种评分系统对无事件生存(EFS)率的预测价值;按染色体核型异常分组,分析染色体异常与CML病程进展的关系。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初诊时各单因素对12个月MMR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预测3个月获得最佳反应有统计学意义的评分是Hasford和EUTOS评分;预测6个月获得最佳反应有统计学意义的评分是Sokal、Hasford和ELTS评分;预测12个月获得最佳反应有统计学意义的评分是Hasford和ELTS评分。四种评分系统均可有效预测患者EFS,Sokal与ELTS评分的低危与中危组曲线间有交叉,Hasford评分低危与中、高危组曲线间差异较明显,中危与高危组曲线间重叠,EUTOS评分可显著区分高危与低危组间差异。染色体核型异常中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尤其是“主要路径”)的患者更易发生疾病进展。结论:单因素的预后评估意义不大,四种评分系统均能较好的预测预后,Hasford评分对TKI治疗最佳反应的预测价值更高,EUTOS评分可更加准确的预测患者EFS率,伴附加染色体异常的患者更易发生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