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音微型轴流涡轮叶型设计及叶尖间隙影响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sans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型涡轮发动机可满足未来微型飞行器对高能量存储密度、高功率推质比动力装置的需求,提高了飞行航程及有效载重。微型轴流涡轮作为其主要核心部件,高通流能力及轻质量能够有效提高其推质比,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对微型轴流涡轮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其设计理论仍参照常规尺度涡轮,故开展微型轴流涡轮流动特点及设计技术的研究对提高涡轮级及整机性能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MTE-D微发原理样机,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开展了微型轴流涡轮流动特点及其设计技术的研究,并通过整机试车试验验证了本文研究所获得的微型轴流涡轮的技术成效。主要工作有:1、开展了厘米级微型轴流涡轮流动特点的研究,分析了尺寸效应对涡轮性能、流场结构、损失构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微型轴流涡轮由于尺寸小、转速高、叶片短,附面层厚,造成粘性损失增大,近轮毂、机匣处的横向二次流及叶表径向二次流动增强,二次流损失显著增加,导向器和转子的损失分别相对增加了31%、12%。2、开展了厘米级微型轴流涡轮稠度影响的研究,分析了不同稠度下导向器及转子的性能、流场结构、损失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针对高亚音厘米级微型轴流涡轮,导向器较佳稠度范围为1.0~1.3,小于常规轴流涡轮导向器稠度的选取范围,转子较佳稠度范围为1.4~1.7。3、基于MTE-D微型发动机原理样机开展了高亚音微型轴流涡轮叶型设计研究,确定了适用于微型轴流涡轮的导向器叶片出口扭曲规律,优选了转子叶片角分布规律和轴向宽度。同时完成了MTE-D原理样机的直径78.4mm高亚音微型轴流涡轮的方案设计,其设计点性能为:落压比2.12,流量0.358kg/s,效率0.883,单位轮周功203.7kJ/kg。4、开展了高亚音厘米级微型轴流涡轮的流动特点及间隙尺寸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分析了间隙尺寸对泄漏损失、泄漏涡的形成位置、运动轨迹、转子流场结构的影响,确定了间隙尺寸对高亚音微型轴流涡轮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间隙尺寸每增加叶高的1%,微型轴流涡轮效率最多下降1.9%,高于常规轴流涡轮。5、将本文所设计的微型轴流涡轮应用到MTE-D微型发动机中,并成功完成了整机地面试车试验,试验最高转速108krpm(90%设计转速),有效推力118N;确定了用于试验的合理间隙尺寸及不同间隙尺寸微型轴流涡轮整机性能测试试验方案,规划了试验过程、测量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ARM的气密性自动检测设备,用于检测壁挂炉燃烧室的气密性。本系统基于GB25034-2010《燃气采暖热水炉国家标准》的规定并结合嵌入式技术,旨在实现气密性检测
电动力绳系轨道机动动力学与控制是利用电动力绳系进行空间垃圾清除的关键技术。本学位论文主要针对电动力绳系轨道提升和被动离轨过程中涉及的动力学和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具体
目的 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6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A、B两组,各38例.A组行常规护理,B组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术后排气时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由于检测时无需对被测构件进行预处理和外加激励磁场,能够快速在构件中发现应力集中部位,较为准确的评定设备的安全性,在防止疲劳损伤而引起的事故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在近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金属磁记忆检测的研究现状,深入研究了磁记忆检测的理论基础。根据铁磁学、材料力学等,对应力集中所产生的磁场进行数学建模。同时分析了外界环境对于磁记忆检测的影响。其次
室内环境下,移动载体的室内导航定位方法成为现阶段各国研究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进行了基于超声波的室内导航定位方法研究。论文以超声波定位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工作,根据现有的超声波定位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CDMA-TDMA超声波定位方法以及室内超声波差分定位新方法;结合超声波定位、惯性导航系统以及非完整性约束将室内超声波定位方法与惯性导航系统进行信息融合,以实现高精度室内组合导航。本文主要工作如
微波无损检测技术是新兴发展起来的一门高频电磁无损检测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种技术是基于测量工件表面的高频电磁场来检测其内部的缺陷或结构分布。本文首先阐述了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复合材料结构连接界面增强设计是航空复合材料结构整体性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为界面增强技术之一的Z-pin增强技术具有明显提高层合板层间断裂韧性和剪切强度的能力,且能够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飞机产品支援体系中工作流不规范、数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以某航空制造企业的需求为背景,对飞机产品支援过程中涉及的工作流及其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工作流
本文以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基于手机收费的停车管理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号D101106049710007)为依托,致力于研究基于手机支付的路侧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