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海关总署把全面推行风险管理工作作为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中国海关风险管理进入了全面实践阶段。2009年,海关总署立足新的世情、国情和关情,从海关改革和发展战略大局出发,提出了“构建海关大监管体系”的整体思路,即建立以风险管理为中心地位的监管体系。但是,构建大监管体系没有现成模式可套,对于大监管体系的认识和实践还在不断地发展中,大监管体系下的风险管理必须进入更高级别的发展阶段,即从分散式、小规模、单循环的管理发展为集中式、区域性、体现闭合回路的管理模式,风险管理在大监管体系中应充分发挥海关正面监管的辅助决策和综合指挥作用。基层海关处在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的最前沿,直接承担进出境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是海关联系企业和社会的“窗口”,是大监管体系直接发挥作用的功能点。然而在大监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基层海关的风险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在某些方面,基层海关的风险管理甚至陷入了被动和茫然的状态。笔者认为,深入研究基层海关风险管理现状,解决目前在工作实践中的诸多难题,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大监管体系下基层海关风险管理研究的背景及本文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我国海关风险管理的历史回顾与发展方向;第三章介绍国外海关风险管理状况与启示;第四章详细介绍了对目前上海基层海关风险管理状况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类概述和问题归纳,提出基层海关风险管理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第五章对加强基层海关风险管理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笔者在对风险管理理论和海关风险管理进行概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基于大监管体系下基层海关风险管理的应用现状,以上海海关部分隶属海关和派驻机构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搜集当前基层海关风险管理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对当前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现状、基层海关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状况、风险管理满足基层执法需求的状况、基层海关风险管理培训状况、基层海关风险信息管理状况、风险管理绩效评估状况等方面以实地调研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提出了优化基层海关风险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