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街道空间作为城市中主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承载着人们大部分的公共活动。市民生活环境品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街道空间品质的好坏。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由增量向存量转化,城市空间日益受到市民的关注,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空间在近些年的城市发展中,成为主要的优化对象。然而已有的街道空间优化通常仅停留在形式层面,没有与街道中的公共活动相联系,对街道活力的激发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有些甚至产生负面作用。因此,本文选取岳麓山周边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内外街道空间相关理论研究,通过对岳麓山周边地区街道空间现状进行调研,统计相应街道中的公共活动人群数量,分析街道中公共活动人数与街道空间感知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得到影响不同类街道空间公共活动的感知品质,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岳麓山周边地区街道空间优化策略。文章一共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说明研究的价值和必要性,明确研究对象,继而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框架,为研究的开展做好铺垫。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街道空间相关理论体系并对环境行为学进行了深入介绍,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引入了国外可操作的街道空间品质测量体系,作为后期街道感知品质量化的依据。第三章回顾了岳麓山周边地区的发展历史并结合街道肌理、尺度、界面、交通等对街道空间现状进行梳理,同时参考国外城市双因素作用下的街道分类方式对街道类型进行了再划分。第四章为岳麓山周边地区公共活动研究。将街道中的公共活动分为日常出行活动、休闲活动以及社会交往活动,同时结合百度热力图分析街道中公共活动的时间特征与分布状况,作为后文样本选择的基础。第五章为街道空间样本的研究。通过对岳麓山周边地区街道空间样本的的选择,深入分析街道空间与公共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各类街道空间样本中空间感知品质对于公共活动的影响。第六章基于前文的分析,明确各类街道空间感知品质对公共活动的重要影响,从整体以及各类街道层面提出街道空间优化策略,随后选取不同类型街道实例提出具体的优化设计措施。最后的第七章是对文章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阐述了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表达了未来的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