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处于职业教育系统的基础层面,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以为我国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使命的教育。目前,我国技术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相对缺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对人力资本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中职院校不断开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应时而生。该模式是校方和企业方在彼此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共同签订育人协议、实施育人方案,为企业方菜单式的培养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技能过硬的准员工。这种方式实现了学校发展和企业效益的“双赢”,加快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但是,校企双方在实际应用这种教育模式时仍遇到了很多问题。 本研究以ZZSY技师学院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其开展“订单”培养的动因、运行体系、实施程序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相关学生、教师和领导进行调研,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教材重理论轻实践、实训设备不能满足“订单”要求、企业参与“订单”培养的热情不高等等,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优化对策,希望通过校企双方理论联系实际,共编校本教材、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等措施,能够改进ZZSY技师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过程,并为区域内同类中职技工类院校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同时也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业能够更多的关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关注中职技工教育,共同为培育“大国工匠”助力。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概述,分别阐述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特征、基本要素和理论基础等;第二部分提出问题,通过案例剖析指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对症下药,为该模式的良性发展提出优化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对解决中职院校在应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时发现的问题起到些许作用,能够为该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