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类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及窦性心律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并将其作为观察指标,研究它们与左房内径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在房颤的发生、发展和维持中所起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与同期行心电图或24小时心电图证实为窦性心律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依据病史、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确诊的房颤患者。共137例,其中男性74例,女性63例,年龄41~73岁。选取40例同期在我院体检为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37~71岁。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当天行心脏超声检查:左房前后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入院第二天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釆用免疫浊法、酶比色法分别测定血清CRP、Hcy的浓度,并分析这些指标在不同类型房颤中水平变化,以及与心左房内径相关性。结果:1.在心脏超声指标中,与对照组相比较,阵发性房颤组左房内径稍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持续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的左房内径比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大(P<0.05),且永久性房颤组较持续性房颤组增大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左室射血分数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血清炎症因子、氧化标志物指标中,与对照组相比,房颤组中血清Hcy、CRP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持续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稍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而永久性房颤组高于持续性房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房颤患者血清Hcy、CRP的水平与左房内径呈正相关关系(Hcy与LAD:r=0.359,P<0.01;CRP与LAD:r=0.308,P<0.01)。结论:1.房颤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的浓度与房颤负荷有相关性,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房颤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的浓度与左房内径呈正相关关系。3.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参与了心房重构过程,并在房颤的发生、发展和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