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锂性生物炭基集流体在金属锂电池负极中的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逐渐接近其理论极限值,到达了发展的瓶颈期。具有较高比容量(3860 mA h/g)和较低还原电位(-3.04 V vs.标准氢电极)两大优势的锂金属负极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首选负极材料。然而,锂金属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与电解液的副反应、锂枝晶生长、体积膨胀等问题。于是,将质量轻、电导率高的碳材料作为三维骨架结合金属锂构建三维复合金属锂负极,可以增加离子扩散通道,提高负极导电性,缓解体积膨胀,有效提高了电极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其中,来源广泛、结构多样的生物炭材料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十分具有应用前景。然而实际应用中非极性碳材料与锂的亲和力较差,不利于金属锂的均匀沉积。研究证明,利用亲锂性物质对碳材料进行改性可以为金属锂提供更多的形核位点,进而调控锂的沉积行为。本研究工作从负极的结构设计出发,选用生物质衍生碳作为限域金属锂的框架材料来展开研究,在其表面进行亲锂性涂层的修饰。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将集流体与金属锂结合,降低了金属锂的形核过电位,调控了金属锂的沉积行为,得到了电化学性能优良的复合锂金属负极。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本文研究了几类具有不同形貌结构的生物质,通过碳化或者碳化活化联用手段,制备了棉籽壳菌渣炭、蚕沙炭、玉米秸秆炭和板栗壳炭一系列生物质衍生碳材料。通过SEM等表征分析,蚕沙炭(SC)具有独特的三维分级多孔蜂窝状结构和2254.6 m~2/g的较大比表面积,是金属锂的优良载体。通过进一步半电池库伦效率测试,发现SC/Li复合锂负极在四种生物炭中表现出更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以稳定循环60圈后保持97%的库伦效率。因而后续的进一步改性都基于该种蚕沙炭来进行探究。针对碳基材料亲锂性较差的问题,本工作通过湿法化学和高温还原过程在蚕沙炭表面负载了过渡金属纳米颗粒(Co,Ni,Cu)。通过一系列表征和电化学测试证明粒径为50~70 nm的钴纳米颗粒提供了更多的形核位点,实现了金属锂的均匀沉积。SC@Co/Li对称电池可以稳定循环1000 h,过电位约25 m V。与Li Fe PO4正极匹配构筑的全电池在2 C的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200圈以上,容量保持率为97.2%。电池性能的提升得益于过渡金属纳米颗粒的修饰,使得金属锂在集流体上更均匀的形核和沉积,有效缓解了枝晶的生长和体积膨胀,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和循环稳定性。(2)针对纳米颗粒修饰物在锂沉积过程中被覆盖的问题,本工作通过水热反应和高温煅烧的方法在蚕沙炭碳材料表面负载了Co3O4纳米片阵列(SC@Co3O4)。Co3O4与金属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提供了形核位点,独特的阵列结构为锂提供了更多的沉积空间。SC@Co3O4/Li对称电池在0.5 m A/cm~2电流密度下为呈现出40 m V的极化电压。即使在4 m A/cm~2的较大电流密度下,电压极化为150 m V。与Li Fe PO4正极匹配构筑全电池,在5 C电流密度下比容量高于100 m A h/g,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提高了金属锂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其他文献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一种可以合成多种对昆虫、螨虫和线虫等无脊椎动物具有杀虫活性的晶体蛋白以及一些小分子杀虫活性物质的芽胞杆菌,现已成为微生物制剂开发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对其杀虫晶体蛋白的杀虫机制已经有很多报道,但关于Bt作为一种昆虫病原菌在杀虫过程中与宿主互作的方式还不是很清楚。本课题组前期发现了一些致病因子及其作用方式如Bel、Bmp1、Nep1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大量的氮氧化物(NOx),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氮(NO),会直接导致各种环境问题并危害动植物健康。针对NO的去除目前工业上主要使用选择催化还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一方面该方法需要较高的操作温度,高温加热产生的废气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该方法需要使用氨气或甲烷等燃料气作为还原剂,反应成本高。光催
第一部分LPS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中miR-223表达变化及对NF-κB活性的调控目的 本实验借助内毒素脂多糖(LPS)刺激体外培养的人气道上皮细胞来构建炎症反应的体外模型,检测miR-223及连环素p120(p120)表达变化及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初步探讨LPS所致气道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 根据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及相关文献,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LPS(0.1μg/ml、1μg/
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水热资源丰富,花岗岩脱硅富铁铝作用强烈,风化程度高,易形成深厚的风化壳,为崩岗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花岗岩风化程度的剖面垂直分异性是导致其非均质结构和特殊力学特性的根本原因。花岗岩残积土的主要胶结物质包括有机质、粘粒和铁铝氧化物,其中粘粒和游离氧化铁对其结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分析了花岗岩发育土壤颗粒组成对抗剪强度等力学特性的影响,而游离氧化铁对花岗岩发育土壤力学特
油菜机械化收获后含杂率高低直接影响后续油菜籽的安全储存以及油料榨取,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油菜联合收获以及筛分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现有油菜联合收获机收获作业时油菜籽粒细小不易分离导致收获后籽粒含杂率高、人工复清劳动强度大、缺乏晾晒前机械化复清装备的生产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适于油菜联合收获作业后含杂油菜籽的复清机(以下简称含杂油菜籽复清机),实现含杂油菜籽的输送、筛分清选和气流风选等功能,
钒基材料中的钒元素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具有多种氧化态,可以实现多电子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钒基化合物具有丰富的晶体结构,可以实现嵌入客体离子而减少对材料主体结构的破坏。因此,近年来钒基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及多价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被广泛研究。然而钒基材料在电化学过程中仍存在离子电导率低、反应机理不明确等问题,这也阻碍了钒基材料在电池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选择钒酸盐及钒氧化物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碳包覆、磷化
降雨过程中,降雨溅蚀和径流冲刷导致表层土壤中磷在固相和液相充分混合,土壤中的磷通过解吸的方式向水体释放,造成农业非点源污染。土壤磷向水体的释放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与降雨径流特性、土壤基本性质及吸附特性密切相关。通过土壤磷水溶释放试验模拟地表径流条件下磷向水体的释放,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土壤磷流失机理。因此,本研究以丹江口水源地不同质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不同水土比、振荡时间和初始磷含量条件
针对当前排种器未实现根据排种频率进行实时反馈调节,导致播量不稳定,影响播种质量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排种频率反馈控制的油菜排种装置,实现了装置变量随速播种,排种频率可测可调可控,保证油菜高质量播种。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了装置结构设计及优化,实现了装置更为稳定地精量排种工作。装置由螺管排种机构、小粒径种子感知模块、检测及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和固定机构组成。为使种子有序通过小粒径种子感知模块传感
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技术可以制造出形状十分复杂的精密高性能金属零构件,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近净成形的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中。虽然SLM成形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其成形零件的尺寸精度依然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多数情况下需要后加工。目前国内外针对SLM成形尺寸精度的研究很少,而且已有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实验现象层面,缺乏理论分析
沙漠和绿洲是干旱地区生态环境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矛盾统一体,绿洲作为异质性极强的荒漠地区生态景观,生态结构简单,生态脆弱性极强,是荒漠地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维系着绿洲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命脉。在人类对绿洲资源进行大规模开发,振兴经济的过程中,不合理的大规模开发使得本就资源匮乏、环境脆弱且对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干扰抵御能力极其有限的沙漠绿洲,带来毁灭性的生态安全问题。识别和保护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