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肾复汤对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慢性肾脏病(CKD3a期)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NF-κB的影响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94953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陈扬荣教授临床验方之陈氏肾复汤对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慢性肾脏病(CKD3a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相关临床指标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陈氏肾复汤延缓慢性肾脏病(CKD3a期)患者肾功能进展的可能机制,从而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本研究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确诊为慢性肾脏病(CKD3a期)及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的68例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陈氏肾复汤,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24h UP)、尿α1-微球蛋白(α1-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相关临床指标(Scr、e GFR、24h UP、尿α1-MG、hs-CRP)、NF-κB及中医证候积分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后Scr、24h UP、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e GFR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α1-MG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NF-κ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正常组(P<0.01);经治疗后,两组患者NF-κ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相关性分析:PBMCs中NF-κB与e GFR呈负相关(P<0.05),与Scr、24h UP、hs-CRP呈正相关(P<0.05),与尿α1-MG无明显相关性(P>0.05)。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治疗组90.63%、对照组59.38%,治疗组疗效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治疗组84.38%、对照组62.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陈氏肾复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慢性肾脏病(CKD3a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且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2.相关性分析显示NF-κB与肾功能受损程度、炎症状态具有一定相关性,提示减少PBMCs中NF-κB的形成可改善肾功能、减轻炎症状态,延缓CKD进展。3.治疗后,治疗组PBMCs中NF-κB水平较对照组降低,两组治疗后尿蛋白、肾功能、炎症状态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陈氏肾复汤可能通过抑制PBMCs中NF-κB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尿蛋白排泄,从而改善肾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桃红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夹瘀型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对VAS评分、5-D瘙痒评分、hs-CRP、IL-6、HGB等指标的影响,评估桃红当归饮子对血虚风燥夹瘀型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探讨桃红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夹瘀型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70例血虚风燥夹瘀型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滋水降压方联合降压药治疗肾精亏虚型高血压的降压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估滋水降压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课题纳入74例肾精亏虚型高血压患者,在研究过程中,脱落3例,剔除1例,最终共纳入病例70例,其中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滋水降压方治疗,疗程均为4周,最后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只有联系生活学习语文的课堂,才是有生命的课堂;离开生活实践的语文课堂,就是虚假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
期刊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子午流注择时热敏灸对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从而进一步探讨子午流注择时热敏灸疗法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结合子午流注择时热敏灸疗法治疗心力衰竭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平行方法进行临床研究,选取厦门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1月-2021年1月住院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患者6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目的:观察择时服用天麻钩藤饮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天麻钩藤饮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及对照组服用天麻钩藤饮的时间不同。观察组即择时服药组为每日8时、16时服用中药,对照组即常规服药组为每日早、晚饭后30分钟服用中药,
目的:通过观察八式太极拳对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P300的影响,为八式太极拳干预腔隙性脑梗死所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医学依据,为临床研究及干预方式提供新思路与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腔隙性脑梗死所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案,使用导师自拟的清热愈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通过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化方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平行对照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以美沙拉嗪治疗,试验组予自拟清热愈溃汤+美沙拉嗪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基于“五脏应时”理论探讨不同季节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特征,分析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指标与季节的相关性,研究“五脏应时”理论在高血压病临床的实际意义,从中医时间医学角度为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56例。对其分别进行基本资料采集
目的本研究探讨基于正邪辨证法运用甘露饮加味治疗CKD1-2期CGN气阴两虚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补体C3、C4的影响,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尿常规、肾功能、补体C3、补体C4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明确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及肾内科病房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气阴两虚湿热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2例,运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
目的本课题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在不同营养状况下的证素分布规律,并比较其差异性,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辨证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收集我院门诊诊断为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采集人群基本资料、四诊信息、微型营养评定表(Mico nutrition assessment form,MNA)信息。参照MNA表,分成营养正常组(MNA评分>23.5)与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