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客管理是指运用一种方式对游客进行管理,使得游客体验品质得以最大化,同时支持该区域总体管理目标的成果。它初期主要应用在世界国家公园的管理体系中,是其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现已远远超出该范围,在整个旅游业均有广泛的不同程度的体现与实施,形成一套以引导游客在游览区内开展游览活动、实现游客体验最佳化为中心思想的管理运作体系,涉及到经济学、社会生态学、心理学、地理学等多学科内容。
本文综合运用了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等相关学科,采用了文献综合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和技术对旅游目的地的游客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人本管理模式。
本文总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为引言部分。
第二章到第六章为正文部分,其中第二章到第三章为正文中的理论研究部分,在这个部分中主要分析了旅游目的地人本游客管理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即游客自我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游客差异管理与忠诚管理、景区文化与环境塑造、人本管理的体制保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本管理模式。该模式是对传统游客管理模式的继承与发展,突出对“人”的管理,以提高游客、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为手段,实现快乐体验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融合,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游客管理的公平性原则,因而成为目前最优的游客管理模式。
第四章到第六章为正文中的实证研究部分,在这个部分中以人本管理为基础以兴隆山为例,对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进行了实证分析。
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需要深入研究的地方作了说明。
本文的主要成果包括:对构建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研究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尝试;概括了人本游客管理模式的五大影响因素;创建了兴隆山景区游客忠诚管理体系并对与游客管理相关的旅游服务质量管理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