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冬季能见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l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地区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地区冬季低能见度天气现象频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华北地区冬季能见度的时空分布,并分析其成因,对认识该地区大气能见度的演变特征和提高能见度的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华北地区55个站点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近年来部分站点的环境质量数据,首先对华北地区冬季能见度的空间分布和长期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然后以华北地区6个代表站为例分析了环境气象要素和地面环流对冬季能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冬季平均能见度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北高南低的经向分布,河北南部、山西中部、山东西部以及河南中部为4个平均能见度低值中心。冬季55个站点整体平均能见度以-0.24 km/10a的倾向率下降,但趋势并不显著且波动变化特征明显。(2)冬季低能见度日数的空间分布同平均能见度基本一致。华北地区北部高原区域以沙尘为主,东部沿海区域以雾为主,山西大部以及呼和浩特-张家口-北京-承德沿线站点以霾为主,其他区域雾、霾两者占比相当。55个站点平均低能见度日数的长期变化表现出4个明显阶段,雾、霾日数在阶段性变化中起主导作用,而沙尘日数的作用并不明显。(3)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北京及其周边站点的冬季能见度经历了上升过程,而其他站点大多呈反相变化,这种因地而异的趋势变化与前者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和后者排放量的增加关系显著。除趋势变化外,华北地区冬季能见度存在时间尺度为12 a的低频波动,这与冬季风强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时间尺度为5 a的高频波动变化则主要受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局地气象要素长期变化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在呼和浩特-张家口-承德一线南北两侧存在差异。(4)华北地区冬季存在9种主要地面环流型,其中,C、E、SE型为全区性低能见度环流型,A、N、AN型为全区性高能见度环流型,NE、AE、ANE型对不同代表站能见度的影响存在局地差异。相对湿度和PM2.5浓度是直接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子,低能见度环流型对应高湿度、高PM2.5浓度,而高能见度环流型对应低湿度、低PM2.5浓度。基于地面环流指数的判别分析显示,将能见度分为5级时,6个代表站的判别分析总体正确率在60%左右,将能见度分为两级时,判别分析总体正确率在80%左右,判别效果较好,对于低能见度现象频发的站点,判别模型对低能见度的识别能力更强。
其他文献
高速发展的数据应用技术让数据的潜在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但是新的数据挖掘模式和攻击手段的出现使得传统的隐私保护方式变得不那么安全可靠了。一方面,数据拥有者在发布数据时需要对隐私信息进行保护处理;另一方面,发布后的数据会面对各类数据挖掘应用和隐私攻击的威胁。此时,如何设计具有强力隐私保障的算法成了难点问题。针对上述情况,差分隐私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关心具体的应用背景,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攻
辽宁省青城子矿集区是辽东-吉南成矿带上一个重要的铅锌多金属矿田。区内主要出露元古代大顶子岩体,印支期新岭岩体、双顶沟岩体,燕山期姚家沟岩体;主要产出新岭钼矿、姚家沟钼矿、榛子沟式层状铅锌矿、榛子沟式脉状铅锌矿、高家堡子碎裂大理岩型银矿、高家堡子独立银矿。新岭钼矿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CO_2三相包裹体、含子矿物包裹体、纯CO_2包裹体。其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
随着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数字电视视系统和显示设备对图像信号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海量的原始数据经压缩后能够方便的用于传输和存储,然而高压缩率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损失。低码率下的解码图像会产生严重的模糊和块效应,大大降低了图像质量。压缩图像后处理是一项针对压缩后严重失真的图像,去除压缩产生的人工痕迹的关键技术。在图像成像方面,随着传感系统的发展,近红外光谱图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诸多应用场景下,例如
本文主要运用变分法研究一类p-Laplace分数阶脉冲常微分系统解的存在性和一类(p,q)-Laplace分数阶脉冲常微分系统解的存在性与多重性问题.全文共有四章,具体内容如下所述:第一章首先简要介绍本文所运用的方法,即对变分法进行简单的叙述;其次,概述所研究问题的历史背景及研究现状;最后,阐述本文涉及的基础知识.第二章 研究p-Laplace分数阶脉冲常微分系统(?)解的存在性问题.在非线性项满
乌兰拜其铅锌银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锡林浩特-锡林郭勒富铅锌-富银成矿带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过渡地带,且靠近华北板块一侧,区域性NEE向二连浩特-贺根山深断裂从本区的北西侧通过。作者通过研究乌兰拜其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取得如下成果:(1)矿床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白音高老组(K_1by)流纹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中,一部分赋存于上二叠统(P_3l)泥质粉砂岩中
随着数据的爆炸式增长,资源受限的用户在本地进行数据挖掘的任务越来越困难,为了节省成本和提高挖掘效率,用户选择将数据挖掘任务外包给具有强大计算能力和大量存储空间的云服务器。然而,在云环境中对数据进行挖掘时,一些数据的敏感信息会被泄露。因此,如何在保证数据的隐私性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来对数据进行挖掘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已经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将结合密码学相关知识对隐私保护的聚类数据挖掘进行研究,主要做了
因为施釉机器人对陶瓷进行施釉,与人工施釉相比有着诸多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多的施釉机器人被应用到施釉过程中。随着市场对陶瓷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者投入
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具有线路支撑和电气绝缘的功能,是架空输电线路中重要元件,同时它又是电路传输过程中故障多发元件。破损、污秽、自爆等问题会影响输电线路的安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设备深入人们的生活,无线通信开放性引起的安全问题已不容忽视。无线通信信道有着互易性、唯一性、快速时变性和不可预测性,这为动态生成用于加密明文的密钥,实现“一次一密”的加密体制提供了可能,从而实现无条件安全。本文研究了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OFDM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对密钥生成方法的不一致率、密钥生成速率、随机性进行分析,对OFDM物理层安全传输系统的峰均比、误码率进行研究,主要的研
作为一种跨区域的基础设施,油气管道的正常运营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便捷的运输方式。但也应当注意到,一旦发生管道泄漏或其他事故,则会给社会带来无法预计的严重损失。我国已经构建了四大能源进口通道,中缅原油管道是西南方向的能源进口通道,是通往东南亚的重要经济通道,该通道已经成功进入运营期。这是中缅建交和促进双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中缅原油管道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中缅原油管道缅甸段D泵站位于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