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校消失后家庭伦理关系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伦理关系,就是在一定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基础上,家庭成员之间由客观关系和主体意识构成、贯穿应然价值规定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家庭关系。随着近年来学校布局调整的推进,湖北农村地区大量村校纷纷消失,许多孩子离家寄宿上学。这一变化使农村家庭结构、家庭经济负担、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等发生了变化,导致家庭伦理关系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在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下,关注农村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促进其良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同时对于丰富社会变迁中家庭伦理问题的研究内容、解决农村家庭矛盾冲突等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对家庭伦理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经历过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湖北省鹤峰县下坪乡X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村典型家庭的家庭成员、邻居,村校老师和乡村干部的调查和访谈,考察了当前X村家庭伦理关系现状,揭示了村校消失后农村家庭伦理关系出现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调查发现,村校消失主要是通过家庭伦理关系的内核、中介、生成机制和调节机制四个方面影响家庭伦理关系变化和发展的。其中在内核上影响了家庭成员的家庭伦理观念和社会价值观,使主体意识产生偏差;在中介上,弱化了农村家庭的经济功能、养老功能和情感满足功能,导致家庭成员合理需要的满足程度降低;在生成机制上,扩大了家庭成员的空间距离,增大了家人之间的生活差异性,使得家庭成员内外交往的频率和效果降低,进而影响家庭的社会交往;在调节机制上,削弱了主体的道德自律能力和他律作用,扰乱了家庭伦理关系的道德调节。为了规避和减少因村校消失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充分调动家庭、社会组织、政府等多方面的力量,通过强化道德教育,树立科学的家庭伦理观念;密切家庭社会交往,构建和谐家庭人际关系;形成道德自律和他律的合力,强化家庭伦理关系的道德调节等措施引导农村家庭正确处理家庭伦理关系问题,促进农村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
其他文献
网络教学平台在E-Learning中发挥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近几年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各种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也越来越同质化,功能在低层次上徘徊,没有跟上技术的发展和新的教学发
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复译本和新译本,毛泽东诗词的英译也不例外。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译者对其政治性和艺术性的理解不同,因此在国内外不同时期产生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规律,探讨其治疗机理,分析当前此领域研究的现状。方法对文献中的治疗方式、选穴规律、实验方法等进行归纳。结果以关元、中极、秩边、肾
文艺史上,王实甫的《西厢记》是独特的;学术史上,蒋星煜的《西厢记》研究也是独特的。近来读了蒋星煜先生的《西厢记研究与欣赏》,深感其书系统完整,纲举目张,资料翔实,凡涉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2~6岁儿童2012~2015年间乳牙龋病的患病趋势,为海淀区儿童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5年间对北京市海淀区13所幼儿园2~6岁儿童,连续4年进行口
<正> 廿年来,笔者每遇眩晕病人,大凡突发眩晕、耳呜、感觉四周景物或自身旋转摇晃,甚者反复恶心呕吐、听力减退者,投以自拟白术汤,多获良效,用于预防复发奏效者亦不鲜见,现简
本论文以对先秦儒家的四位代表人物——孔子、曾子、孟子、荀子的孝道观作为具体依据,通过对他们各自的孝道观的形成背景、产生依据和发展脉络的探究,形成对先秦儒家孝道观演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都发生着深刻变革,多元化的社会特征日趋明显。人们的各种诉求日益多元化,呈现出社会
目的分析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5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明确诊断后对症、对因治疗,2个月内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正常者2
本文着眼于戴震(1723-1777年,清代思想家)伦理思想,通过研究戴震相关著作和后人研究成果,探究其伦理学的独特之处。戴震的伦理学是"天道下及人物"的过程,他引《易》"继之者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