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我国农民最重要的一项用益物权,在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具有双重性、用益物权权能不足、交换价值实现受限、土地规模经营较难形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价值在现存的法律框架下难以有效实现,阻碍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破解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的法律难题,本文运用文献调查法、历史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企图提供一些法律思路。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的基本理论问题。首先界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涵义和特征,然后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及其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最后指明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的方式和途径。
第二部分分析了制约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的主要障碍和原因。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的双重性矛盾是制约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的根源,在具体制度上则表现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受限,特别是交换价值处分权能严重缺失。同时,现有法律制度建设滞后,相关配套制度不够健全,也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价值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该部分还考察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的状况,并以广东省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状况为实证案例分析了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部分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的法律路径。指出了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的具体方式,即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由流转、抵押和继承,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完整的可交易的财产权权能。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的双重性矛盾问题,提出了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的设想,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的涵义、意义和制度构建进行了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实现还有赖于相关配套制度的健全,包括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完善的农业企业法律制度、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高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