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机构的民事责任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关家政服务机构的纠纷层出不断,“富平家政案”、“三八家政服务中心案”等类似案件的出现更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家政服务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家政服务机构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准确界定家政服务机构的法律责任是确保家政服务业健康迅速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本文运用类型化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现实实践中的典型个案,从不同家政服务机构的法律定性出发,分析其与家政服务员、客户之间的不同法律关系,界定其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并对责任承担的具体范围与限制等相关问题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家政服务机构的分类及法律性质。在该部分中,首先依据运营模式的不同,将现有家政服务机构分为员工制、会员制、中介制三种类型;其次分析三种模式家政服务机构法律上的性质,并将其划分为居间型和雇佣型家政服务机构两种类型。第二部分析不同类型家政服务机构与其家政服务员及客户之间的法律关系。居间型家政服务机构与家政服务员和客户之间是居间人与委托人或居间人与第三人的关系,依据我国《合同法》关于居间合同的相关规定,居间型家政服务机构对家政服务员及客户负有居间人义务。雇佣型家政服务机构与家政服务员之间形成雇佣关系或劳动法律关系,与客户之间形成类似于派遣合同的特殊家政服务合同关系,而雇佣型家政服务员与客户之间基于服务合同也形成事实上的雇佣关系。这使得雇佣型家政服务机构运营模式下存在双重雇佣关系,也导致了雇佣型家政服务机构责任认定的特殊性。另外在本部分,还对近来影响较大的“富平家政案”及“三八家政服务中心案”中相关家政服务机构的法律性质及相关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第三部分具体讨论家政服务机构的民事责任问题。居间型家政服务机构负有居间人义务,其主要是如实报告义务。对于如实报告义务,笔者认为应当包括积极调查义务的内容,并且过失提供虚假情况也构成如实报告义务的违反。违反如实报告义务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不得请求居间报酬、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雇佣型家政服务机构承担的是雇主责任,但由于其中双重雇佣关系的存在,使其雇主责任具有特殊性:在特定情况下雇佣型家政服务机构与客户承担连带责任。另外在此部分,笔者考虑到现实中家政服务机构的具体情况,对于与家政服务员形成劳动关系的雇佣性家政服务机构所要承担的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的责任也进行了简单分析论述。第四部分是家政服务机构的责任范围问题。主要是讨论家政服务纠纷中家政服务机构往往要承担不合理的巨额赔偿而引起争议的问题。居间型家政服务机构的违约责任受到可预见性规则、居间人过错及责任承担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雇佣型家政服务机构的责任也应在赔偿数额、精神损失赔偿方面有所限制。
其他文献
通过测量 MnZn 铁氧体的磁性能及 Fe2+、Mn3+含量,考察了MnZn 铁氧体中的Fe2+含量与配方中 Fe2O3、MnO 含量的关系及其对 MnZn 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 MnZn 铁氧体的导电机
中国吉祥文化有着鲜明强烈的民族特征,它是中国设计所要继承运用、开拓创造的坚实基础和独特法宝,其文化价值不容忽视。如何合理地从博大精深的吉祥文化内涵中吸取力量去进行
臀部肌内注射是重要的给药途径,近年来有关臀部肌内注射引起坐骨神经损伤的病例时有发生。日本于70年代开始在臀部肌内注射时采用臀中肌注射,其目的就是避免因注射造成的坐骨神
目的研究微缺陷对B2-NiAl高温涂层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变形行为和失效机理的影响。方法在考虑裂纹和孔洞等微缺陷的影响下,采用嵌入原子势函数(EAM)和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
该文对一起因220kV线路重合于永久性故障而引起主变差流速断保护动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故障录波图显示的重合闸时的故障电流波形发生了畸变,它是由于用于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电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血清中的丙二醛、黄嘌呤氧化酶、维生素C、维生素E的浓度,旨在揭示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体内氧化损伤-抗氧化损伤的失衡情
目的:探究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的护理。方法:对30例实行内固定的病例进行总结并提出护理措施,随访1年,结果:术后有3例肺部感染,血压增高的4例,贫血1例,通过治疗全愈,无急性感
以黑龙江中下游中俄跨国界含水层俄罗斯侧作为研究区,并以黑龙江流域为背景,对该流域位置与范围进行综述,根据地质结构、岩石性质等因素把黑龙江流域分成9个水文地质分区。其
通过提前嫁接、苗床上提早摘心、高温高湿促蔓、调控子蔓、二次移栽、培育壮苗等综合措施,达到少盖内膜或不盖内膜,减少用工管理,西瓜甜瓜还能提早上市的目的.
本文基于物理课堂教学应该回归本真,从教学方式选择、实验安排和调整以及归还学生主体地位等几个方面谈了作者对于"楞次定律"教学设计的一些设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