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规范的有效性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j1986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治就是规范之治,法律规范的确立是法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能证明法律规范的有效性,法律规范就没有其存在的基础,法治也就失去了其依存的根基。因此,对法律规范的有效性问题进行研究,对我国的法治现代化建设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我国对此的研究并不多,且都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正是频于对这些问题的苦苦思索,促使了本选题的形成,即法律规范的有效性问题。法律规范的有效性是指法律规范存在的正当性问题,它包括三个层面意义上的有效性,即法律规范的整体有效性、法律规范的一般有效性和法律规范的特殊有效性。意指法律规范在整体上之所以有效是源于人们对它的选择与承认,在形式上有效是因其应表现为一个融贯的法律体系,以及法律规范遭遇具体案件时能体现其正当性的意义。于是,对此的探讨将涉及对法律规范的有效性进行重新界定,对法律规范有效性不同层面上的意义进行论述以及对我国法律规范的有效性问题进行发掘等。于是,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即法律规范的有效性概念、法律规范有效性之理论分析及法律规范有效性之中国情境,而法律规范之理论分析则包括法律规范的整体有效性、一般有效性和特殊有效性三个部分。本文的论述主要采取了比较分析、逻辑分析与实证分析的方法,全文除引言和结论外有三个主要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法律规范的有效性概念进行重新界定,指出法律规范的有效性是指法律规范存在的正当性。它包括三个层面上的意义,即法律规范的整体有效性、一般有效性和特殊有效性。第二部分是对法律规范的整体有效性、一般有效性和特殊有效性进行论述。指出法律规范的整体有效性不仅指作为法律规范的整体——法律——是一种调控社会秩序的有效手段,而且是人们迫于生存的需要对它所进行的一种理性选择。法律规范的一般有效性主要涉及对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法律规范之间融贯关系的论证。在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问题上主要是从西方分析法学奥斯丁、凯尔森、哈特、拉兹的法学理论入手,而法律规范的融贯性理论借鉴了胡克的法学理论,即融贯性有三层意义:一是各法律规范之间的不矛盾;二是各法律规范之间的相互支持性;三是各法律规范之间相互迎合。法律规范的特殊有效性是指法律规范的生成有效性及法律规范在面对具体案件时如何体现它的正当性意义。如果体现出了它的正当性意义,能够被当事人或社会群体接受,就实现了其特殊有效性,它不同于法律规范实效。第三部分论述的是法律规范有效性之中国情境,即对我国法律规范的有效性程度、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这些问题该怎样解决进行充分的论述,并结合具体的案例——李慧娟案和许霆案——进行具体的分析。认为我国的法律体系尽管有效但是存在着某些法律规范效力链的断裂或冲突。为了使我国的法治建设更加高效有序的进行,为了使我国法律规范的有效性得到更高程度的体现,我们需要从法律规范的建立方面强调其效力来源的正当性及其相互之间的融贯性,从法律规范效力的实现上强调其可接受性,使其不仅在形式上体现其逻辑的自洽性和融贯性,而且在实质上能体现出其正当性的意义。
其他文献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环节,农村的文化建设对于农村地区具有传承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增进生活服务和推进经济发展的独特功能。因而,无论是农
最后贷款人制度与存款保险制度、审慎的银行监管并称为现代金融安全网的三大基石。作为中央银行的一项基本职能,最后贷款人制度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具有
中止犯减免刑罚的根据是研究中止犯的首要问题,因为其实际上是中止犯的本质问题。对中止犯减免刑罚根据的理解不同,中止犯的成立要件和适用范围也会有所差异。在大陆法系国家
问题银行救助措施可分为问题银行内部救助措施和问题银行外部救助措施。本文重点分析政府利用公共财政对问题银行的救助措施。文章重点选取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在
重整制度是破产法发展的重要成果。重整制度着眼于社会整体利益,首要目的在于预防破产清算,复兴企业。重整程序的制度设计有助于平衡债务人和债权人双方利益,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经
高低起伏的砖墙下,有曲折小巷,有潺潺流水, 还有青石板上徜徉的游人. 一个年轻人,举起手机,扫一扫明代民居墙壁上贴着的二维码,屏幕上,这座古建的简要信息一目了然. 看似不经
期刊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中小企业的经营困境愈来愈突出,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不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指导了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因此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发展,有必要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发展状况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然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让我们明白我们需要不断的提升环保意识,以更好的保护环境。提升环保意识需要教育——环境教育,而立法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的产生和消费都不断增加,同时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电子废弃物剧增,并给我们的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因为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