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法律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中小企业的经营困境愈来愈突出,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不足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的关键性难题,急切需要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融资难涉及到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析出不同的解决路径,本文试从法学的角度剖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治理路径。论文从中小企业的融资对象入手,分别分析了中小企业从个人、非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三类主体的间接融资的法律关系与现有障碍,重点解决中小企业与企业间的借贷融资、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融资担保两大法律问题。通过对企业间借贷融资的现行法律规范及其合理与否问题的分析与讨论,论文指出,应有限制地实施放开企业间借贷融资的法律约束,建立统一的与现行市场经济需求相适应的法律规范,设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规范自律体系以及制定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改进策略;对于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融资担保问题,论文于分析现行担保制度的缺陷、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建议采取制定单行让与担保法规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所面临的动产用益和资金融通的突出矛盾,从而达到从法律层面上减少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本文共分三大部分:(一)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现状;(二)中小企业与企业间借贷融资的法律分析与对策;(三)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法律分析与对策。  
其他文献
捐赠行为作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形式,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及公共福利的增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公司在本质上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其内部充斥着来自于各方
新闻媒体侵权呈现出侵权行为地域广泛、主体扩充、侵权类型多样、法律关系复杂、诉讼时间长、赔偿数额较大等特点。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二十多年来,仅靠《民法通则》和四部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环节,农村的文化建设对于农村地区具有传承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增进生活服务和推进经济发展的独特功能。因而,无论是农
最后贷款人制度与存款保险制度、审慎的银行监管并称为现代金融安全网的三大基石。作为中央银行的一项基本职能,最后贷款人制度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具有
中止犯减免刑罚的根据是研究中止犯的首要问题,因为其实际上是中止犯的本质问题。对中止犯减免刑罚根据的理解不同,中止犯的成立要件和适用范围也会有所差异。在大陆法系国家
问题银行救助措施可分为问题银行内部救助措施和问题银行外部救助措施。本文重点分析政府利用公共财政对问题银行的救助措施。文章重点选取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在
重整制度是破产法发展的重要成果。重整制度着眼于社会整体利益,首要目的在于预防破产清算,复兴企业。重整程序的制度设计有助于平衡债务人和债权人双方利益,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