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教学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k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能够自主学习,有独立处理事物能力的学生。也就是说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提供终生学习所需的技巧和能力。正如古人云:“给人以鱼,一日食之;授人予渔,终生得鱼。”国内外有关研究也表明:自主学习是外语习得的关键,习得者最终能否成功地学好外语主要取决于他的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容乐观:高职学生作为普通高校层层选拔之后的“落榜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对教师的依赖性强;学习策略知识匮乏;存在许多负面心理,比如焦虑、怯懦、自负、急躁。同时,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猛增,师资相对不足,班级大,课时少,教师疲于完成学校制定的各种教学任务,师生相处时间十分有限。这使得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为目标的任务更为紧迫。   目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自主语言学习中心,是中国高校当今教育改革的时尚。然而,高职学生自主性能力相对本科生来说更差;很多高职院校在建立自主语言学习中心和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免费的网络学习资源方面存在困难。而课堂是大多数学习者学习外语的主要场所,在课堂内,学生更乐意与同学相互协作,寻求老师的帮助;通过课堂教学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课后主动开展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开展听、说、读、写、译的相应训练,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渔而非鱼的目的。   笔者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的现状,分析其制约因素。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访谈的材料,笔者在高职院校八年的教学经历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笔者尝试性的提出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然后在实验班与控制班进行一学期的对比教学实验。最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考试验证了该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翻译文化转向后,译者主体性一度成为学者追捧的课题。译者主体性认为译者是翻译实践的主体,在审美、翻译策略抉择等方面发挥着主观能动性,起决定作用。但翻译主体间性理论的
阅读理解是学好语言的基本技能之一,是掌握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在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社会,快速阅读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非英语专业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英语快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的立法大国。现在已经有包括宪法在内的重要法律法规有3000多部,近几年更是以每周制定一部新法的速度递增。法律文本作为法律的一种
在信息时代,新闻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软新闻(在西方又被称作大众新闻)是新闻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其自身的突出特征,软新闻正在引起越
外交是外交是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作为外交工作的载体,外交语言有着不同于一般语一言的特殊之处,其中最大的特征就是模糊手段的运用。外交语言常常用于宣示立场、发布公
社会对英语人才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使我国英语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英语水平也随之提高。然而,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在语篇连贯方面相对较弱
学位
民歌是最古老的民族艺术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陕北民歌作为众多优秀民歌中的一支奇葩,以其简洁的旋律、鲜明的节奏,粗犷奔放的曲风,与陕北人民的生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