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急管理(emergency management,EM)是指为了降低突发灾难性事件的危害,基于对造成突发事件的原因、突发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科学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资源,运用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地监测、应对、控制和处理。现阶段重庆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应把重点放在协同机制的研究上,如何使各部门之间沟通无阻、配合无间,是提高应急救援行动效率的关键点。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实证研究法、归纳演绎法、统计研究法,分析现有的应急救助协同机制及应急预案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应急救助管理模式,研究基于大区制的应急管理协同机制,根据重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意义、构建原则、国内外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地方应急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从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出发,构建能全面体现和反映重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重庆市应急管理协同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通过国内外应急管理多年发展现状的梳理,寻找在这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应急管理的基本现状与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可供借鉴的国内外经验。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的具体特点,构建基于大区制的重庆市应急管理协同机制,并指出这一机制的具体特点与运行机理。并以重庆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重庆市应急管理能力。根据前文的研究,分别从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应急管理队伍建设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认为在构建重庆市应急管理协同机制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中心城市的支援作用,建立一流应急救援队伍。然而,以重庆的经济实力,仅靠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到应急队伍建设中来也不现实,因此要想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心救援基地,除了努力发展重庆经济加大财政投入外,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建设应急救援队伍极为重要。此外要积极争取国家在项目、资金、装备、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