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外人工光合成装置中的微流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ab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外人工光合成装置是未来在火星生存提供维持人类生存所需的氧气和燃料的重要装置,目前国际上主要以Sabatier还原法再电解水或以传统工业系统装置高温化学还原和高温电解二氧化碳转化方式为主,但反应条件苛刻,能耗巨大;国内在原位资源利用装置的研制没有相应的研究报道,和国际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本研究以人工光合成技术作为原位资源利用,利用微流控技术精准控制二氧化碳和电解液的流动状态,从而使反应速率和反映效率得到巨大提升,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的特点。首先,运用COMSOL5.6软件在不同的气液流速下绘制了流型图,选择Taylor流作为反应流型,建立了气泡生成和流动的数学模型以及压力驱动的数学模型,并且探究了在不同气液流速下的Taylor单元相关变化参数和气泡在管道中的运动变化。然后,运用仿真分析了不同气泡运用状态下的反应情况,观察了反应的仿真云图,运用液相传质系数、比表面积和定义的传质速率参数对反应情况进行了分析,再综合物理流动的相应结论有了初步参数组合。由于采用压力驱动,因此精准控制压力是反应能够稳定运行的基础,采用电磁式比例减压阀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先对比例减压阀进行了数学建模,运用Matlab/Simulink模块搭建了减压阀的模型,进行了开环和闭环仿真,在不同入口压力、出口压力和流量下进行测试,最终通过建立双路阀压差稳定控制策略解决了双路阀单独控制压差过大的问题。最后,设计了微芯片的结构,确定了相关零件的材料,搭建了实验台,根据前文的仿真结果运用阻抗分析仪对实验进行了测试,最终确定在气相流速为0.083m/s,液相流速为0.167m/s,电压值设定为3.1V时的反应状态最佳,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
其他文献
三氯卡班(Triclocarban,TCC)是广谱的氯代芳烃(含两个苯环和两个酰胺键)抗菌剂,在清洁剂、纺织品、塑料、儿童玩具、化妆品和其他个人护理产品被广泛使用。SARS-Cov-2在全球大范围流行可能使TCC等抗菌剂使用量持续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风险尚未得到全面评估。为了填补氯代抗菌剂对纯培养微生物反硝化功能影响研究的空白,本文选取典型的反硝化细菌——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
棕色碳(BrC)在近紫外光到可见光波段内具有吸光作用,对于气候变化、辐射平衡、空气质量、人体健康等方面均有影响。哈尔滨市位于我国东北平原的东北部,冬季漫长且寒冷,采暖季长达六个月,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空气污染特征使得对哈尔滨地区BrC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长期、连续的外场观测样品,利用定性和定量的多种方法,探讨了环境样品中BrC的光学性质及影响因素、浓度水平及时间变化、来源及其性质,为探究严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活动产生的有机固体废弃物产量及其中餐厨垃圾占比的提高使得环境负担日益加重。目前由于高含固有机固废厌氧发酵存在启动时间长、体系内的物质扩散受阻及易酸化等问题,阻碍了高含固厌氧发酵的推广应用。因此,本课题通过对有机固废组分中的“秸秆+餐厨”共发酵过程进行研究,合理设计高含固厌氧发酵启动方案,并量化测定厌氧发酵过程的有效扩散系数,结合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变化,从反
本文调查了大班幼儿的入学适应性,摸清他们在体能平衡、学习技能、生活技能等诸方面的入学储备;直面幼小衔接面临的具体困难,了解新时代家长对孩子入学的需求和期待等,继而明确幼小衔接的努力方向,提出科学衔接的途径和策略,做好双向衔接、主动衔接,促进幼小之间的顺利过渡。
塑料因产量大、回收率低、难降解等因素,进入环境中不仅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还会对生活在其中的生物造成威胁。本文就塑料生物降解效果差、预处理对塑料影响不明确等问题,将物化预处理与生物降解两种方法进行耦合,筛选最佳塑料预处理方法,并以黄粉虫为塑料生物降解源,通过黄粉虫代谢产物和肠道菌群的表征和测序分析,探究物化预处理对黄粉虫降解塑料的影响和黄粉虫取食预处理塑料肠道微生物响应。本文从预处理对塑料的影响入
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无机含氯消毒剂多年以来在多种行业消毒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清洁活动产生的次氯酸的排放使得次氯酸钠清洁消毒活动成为一种潜在的大气环境污染源。众所周知,次氯酸在体内由髓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氯化物产生,是细胞产生的主要强氧化剂,以杀死细菌和其他入侵病原体。目前,体相内次氯酸与磷脂的反应研究已趋于成熟,但对于环境中次氯酸对磷脂的气-液界面的反应目前研究极少。因此,探究界面条件下次氯
在生产生活中大量废弃的分离膜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浪费,影响生态和环境健康。目前传统的废弃膜处理方法通常也会导致次生污染的发生。可生物降解分离膜材料可通过一定的生物催化化学过程将膜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目前对可生物降解分离膜材料的研究还比较少,尽管聚乳酸(PLA)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材料已经应用于包装和医疗行业,但在分离领域的研究依然不充分且应用种类较为单一。尤其是PLA具有明
聚羟基丁酸脂(PHB)具有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且机械性能与传统塑料相当,是传统塑料的理想替代品之一。以甲烷为原料的PHB生产不仅能生产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而且能降低PHB生产成本、减排温室气体。关于甲烷氧化菌PHB合成的研究大多数是利用纯菌发酵,而纯菌培养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混合菌群稳定合成PHB的研究较少,且非无菌操作降低了PHB的合成成本。本文探索了以甲烷为碳源,从活性污泥中富集甲烷氧化菌群
印染废水属于“三致”工业废水,含有典型的难降解污染物,催化臭氧技术可对其实现有效处理,大幅提升出水水质,但催化剂的分离回收是其实际工程中一大问题。本文以铁锰氧化物作为活性成分,负载于粉末活性炭上,制备出具有磁性的铁锰氧化物改性活性炭,并将其应用于臭氧催化氧化工艺,以高浓度的亚甲基蓝溶液模拟的印染废水进行研究,在提高工艺催化降解有机物效率的基础上,通过磁性分离解决催化剂的回收问题。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
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罗丹明B作为一种工业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等行业,这些工业污水的任意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目前人们常使用的水污染主要处理方法有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等。尽管这些方法在去除染料污染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处理不彻底、成本高昂、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到目前为止没有有效解决策略,这在一定程度限制了这些污水处理方法的实践应用。因此,开发一种绿色高效的染料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