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H大学为例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b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进行专业学习,精进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为了与专业教学相配合,部分高校因此设立了汉语语言课,为留学生汉语水平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会,营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和教学安排,在H大学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中运用了任务型教学法,以提高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任务型教学法的概述、研究对象、方法,并对任务型教学法在国内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第二章对任务型教学法在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中应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H大学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和学习者的特点进行说明,并根据中级汉语综合课的课程性质、教学特点、学习者特点及需求来说明任务型教学法和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的内在一致性;第三章是对H大学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选取了该校中级汉语班的汉语学习者以及任课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指出教师在中级汉语综合课上使用任务型教学法的频率较高,学习者对课堂任务活动的开展有较高的期待,也认可该教学法对言语技能的提升;第四章是任务型教学法在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前一章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的调查和分析,设计一份真实的教学设计——《租房只要一个条件》并应用到中级汉语班中,提前让教师对该课堂活动进行预判,同时根据课堂活动的情况对学生进行问卷反馈,分析归纳出以下结论,即:大部分学习者比较喜欢在课堂上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该教学法在本课堂中的设计和使用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肯定、学生语言技能各方面都有所提高,研究也指出任务型教学法可能会带来师生压力增大等问题;第五部分是关于任务型教学法在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中应用的反思以及教学建议,根据第四章的反馈调查,归纳了要结合语言知识,最大化发展语言能力、贯彻“在做中学、在用中学”理念、展现“以学生为中心”原则,注重师生角色关系、利用已有资源,使教学手段多样化等成功经验;同时,也反映了出了对教师要求较高、增大了学生学习压力、对学生要求较高等问题,然后提出了设计任务前,要掌握好相关情况、根据学习者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适当使用任务型教学法等建议。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教学实践的案例和素材,为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引发大家对任务型语言教学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和实践。
其他文献
汉语名词复数表达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外国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一方面内容,存在一些偏误。本文结合语料库,以英语国家学生产生的偏误语料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名词复数表达情况,对其常见偏误进行归纳和分析,探究其偏误产生的原因,并依据偏误分析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设计一定的教学方案,以期改善英语国家学生汉语名词复数表达情况。全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梳理汉英名词复数表达方式,比较并探究二者名词复数
学位
现代汉语中的“是……的”句式通常被视为一种强调句式。学界对于该句式的本体研究开始较早,并且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出发有关该句式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汉语学习者的偏误和习得研究,该句式在教材中编排情况的研究却鲜有涉及。基于前人的理论研究,笔者秉持“二分法”的观点,将“是……的”句式划分为“是……的”1和“是……的”2,从语义和语法结构的角度将“是……的”1和“是……的”2进一步细化
学位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分为两种,一是语言课堂里的文化教学,二是专门的文化课教学。中国概况课是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的必修课,隶属于文化教学中的第二类课程。在高层次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中,文化教学的作用举足轻重。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参考,也是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料,其质量的好坏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中国概况》作为中国概况课的教材,其质量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概况课的效果,进而影响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感受。因此
学位
“还是”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兼有副词和连词两种词性,义项较多,用法复杂。中介语语料库的调查结果表明,留学生习得该词存在一定困难。为了提高留学生的习得效果,本文围绕“还是”的对外汉语教学,从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第一个方面,在对比的框架下探索了现代汉语中“还是”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首先,对“还是”进行了义项归类,分出了表持续义的副词“还是1”、表倾向选择义的副词“还是2”、表强调义的副词“还是3”、
学位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汉语受到了全球众多中文爱好者的青睐。商务汉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的汉语,是商务领域工作和交流时使用的重要语言工具;商务汉语教材作为学习商务汉语的主要依据,也是学习者学好商务汉语的基础。《BCT标准教程》是孔子学院总部针对BCT考试提供的官方教材,主要面向生活节奏快、完整时间少、有强烈职业需求的商务汉语学习者,以“听说领先、读写跟进”为编写原则,并融入了交际法、主题式教学法和任务型教
学位
随着自身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愈发密切,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语言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但由于语言知识准备不足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普遍会出现一些文化不适应,也就是“文化休克”现象。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日常交际,对深入学习中国语言文化,也造成了重重阻碍。因此,减轻来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问题,探索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深层关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语
学位
动词“放”义项较多,使用率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语义虚化,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本文以动词“放”为研究对象,围绕对外汉语教学,在义项及用法、学习者习得、教材编写、教师教学、优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探索。对“放”义项及用法的考察,首先基于词典释义,通过分析义项特点和引申关系,从认知角度对各义项进行了分类。再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对各义项及使用情况进行量的统计,归纳了各义项在使用上的量性特征
学位
随着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加快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汉语学习,引发了全球“汉语热”。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进行文化体验。笔者在本科阶段主修英语。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与外语教学有着相似性的一点是,也属于第二语言教学的范畴,再者,从文化教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文化教学时间和
学位
存在句是现代汉语中表示事物存在方式的一种特殊句式,同时也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受到对外汉语教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汉语存在句以及英语存在句的“There V+NP”句型为研究对象,先对汉英存在句进行了范围的界定,并且分析了它们各自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的特点。论文的主体部分,探讨了汉语存在句A段话题性及其指称性,还对汉英存在句的NP限定性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论文立足于语篇角度,着
学位
写作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言语技能中最难的一种,也是汉语学习者综合能力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窥探出汉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层次。本文借助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平台,通过限定条件进行筛选,选择汉语学习者国籍为“韩国”,以证书等级“B”为关键词进行全篇检索,共搜索出符合要求的韩国留学生作文307篇,对其在汉语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数据统计和语料整理,对偏误类型分类界定并分析归纳产生的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