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密度对猪氧化应激及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影响畜禽健康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饲养密度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与福利。然而实际生产中为了增加经济效益,常出现饲养密度过高的情况,对猪群健康和福利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旨在研究饲养密度对猪氧化应激和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阐明不同饲养密度影响生长性能的机理,将为实际生产中通过营养调控生猪集约化养殖提供科学依据。实验一、饲养密度对生长育肥猪血清差异代谢物的影响旨在研究饲养密度对生长育肥猪差异代谢物的影响,具体通过血清代谢组学的方法,比较分析不同饲养密度下生长育肥猪的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途径。试验选取288头遗传背景相近的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夏,44.35±0.50 k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饲养密度组(LD),8头/19.67 m2;实验组:中饲养密度组(ND),16头/19.67 m2,高饲养密度组(HD),24头/19.67m2。试验采用圈栏饲养模式,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试验期为30天。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非靶向分析共找出15个差异代谢物,靶向分析找出13个差异代谢物,其中以鞘磷脂、神经酰胺、5-氨基咪唑核苷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最为显著(P<0.05)。(2)与低密度组相比,高饲养密度显著下调了生长育肥猪肝脏中UMPS和CMPK2的m RNA表达水平(P<0.05),肠道中UMPS的m RNA表达水平也显著下调(P<0.05)。结果表明,饲养密度影响了生长育肥猪的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质的代谢。实验二、饲养密度对仔猪氧化应激和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旨在探究饲养密度对仔猪抗氧化能力、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66头遗传背景相近的二元杂交仔猪(长白×大约克夏,10.32±0.07k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饲养密度组(LD),2头/2 m2;实验组:中饲养密度组(ND),3头/2 m2,高饲养密度组(HD),6头/2 m2。试验采用圈栏饲养模式,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试验期为30天。试验结果如下:(1)与低密度组相比,高饲养密度显著升高了仔猪肝脏的器官指数(P<0.05),显著升高了仔猪血清中Ig M的水平(P<0.05),血清中TP、ALB、ALP、CHOL、HDL和LDL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2)与低密度组相比,高饲养密度显著降低了仔猪血清中CAT、GSH-Px和T-SOD的水平(P<0.05);与中密度组相比,高饲养密度显著升高了仔猪血清中的MDA的水平,GSH-Px和T-SOD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3)与低密度组相比,高饲养密度显著降低了仔猪肝脏中Phe和Pro的水平(P<0.05);与中密度组相比,高饲养密度显著降低了仔猪肝脏中Thr、Ser、Ala、Tyr和Pro的水平(P<0.05);与低密度组相比,高饲养密度显著上调了仔猪肝脏中NAD+/NADH和脂肪酸C20:1的比例(P<0.05),C18:3n6的比例显著下调(P<0.05)。(4)与低密度组相比,高饲养密度显著上调了肝脏中RRM和仔猪肠道中CAD和UMPS的m 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下调了仔猪肝脏中UMPS的m RNA表达水平(P<0.01);与低密度组相比,高饲养密度显著上调了仔猪肠道中SLC28A1、SLC28A2和SLC28A3的m RNA表达水平(P<0.05),中密度组的SLC28A3的m RNA表达水平也显著上调(P<0.05)。综上所述,高饲养密度降低仔猪血清的抗氧化能力,导致肝脏的氧化损伤,并影响仔猪氨基酸、脂肪酸和核苷酸代谢,这可能与高饲养密度引起的仔猪氧化应激有关。
其他文献
近年来,畜禽废弃物中的重金属逐渐成为影响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原因,也成为了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选取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规模化养猪场及养鸡场废弃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不同钝化剂,与玉米秸秆混合进行好氧堆肥处理,对其中的重金属铜(Cu)、锌(Zn)进行钝化稳定化研究。采用好氧堆肥控制试验,调节堆肥条件,优化无害化处理工艺参数,根据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变化筛选高效能重金属钝化剂;并通过室外堆肥优化重金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各类废水直接排入到自然水体当中,造成了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加上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革命之前上升了1℃左右。两者共同作用下,水体中蓝藻种群大量繁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蓝藻水华现象频繁爆发。部分蓝藻会产生一系列的蓝藻毒素,这些蓝藻毒素会对水生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产生有害影响,严重威胁人类、动物以及其他真核生物的健康。其中,微囊藻毒素(Micro
土壤微生物系统庞大而复杂,这些微生物在土壤有机质分解,重要元素的循环转化以及土传病害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保护性耕作通过减少土壤扰动和秸秆还田改变土壤微生物栖息环境,进而影响微生物群落。目前,关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别是功能组成影响的系统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以中国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为平台,采用磷脂脂肪酸法和扩增子测序技术在明确保护性耕作下土壤真菌生物量、多样性以及群落组成的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草本沼泽湿地的地下水位下降,气候显著变暖,农田退水导致外源氮输入增加,湿地的生境已经发生明显变化。水文情势、温度和氮营养变化是影响草本沼泽湿地植物萌蘖、定植和幼苗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以三江平原草本沼泽湿地优势植物狭叶甜茅(Glyceria spiculosa)、毛苔草(Carex lasiocarpa)、睡菜(Menyanthes trifoliata)、小叶章(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湿地大规模退化,致使水鸟的适宜性栖息地破碎化加剧、甚至丧失,珍稀水鸟的种群数量受到严重威胁。东方白鹳是典型的濒危湿地水鸟,探讨其活动特征、栖息地分布及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栖息地变化,对于恢复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全面规划东方白鹳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6年7月在三江平原利用卫星追踪了4只东方白鹳幼鸟,依托卫星追踪数据,分析了东方白鹳幼鸟离巢前的活动时
中国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经历近30年的污染治理,我国的空气质量有了极大的改善,PM2.5浓度明显下降,优良天数持续增加。然而区域性、季节性的大气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加之各地工业结构、地形地貌和生活规律的巨大差异及省际污染多重复合传输增加了区域大气认知和管理难度。全面、高分辨率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有利于提高地方和区域大气环境管理能力。到目前为止,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主要集中在中
豆科植物可以与土壤中的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根瘤将空气中的氮气直接转化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形式。这种固氮方式不仅能够为豆科植物提供氮源,同时节省了氮肥成本,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因而解析大豆结瘤固氮的分子调控机制,对农业和生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miRNA(MicroRNA)是一种内生非编码小RNA,它通过参与转录本切割或者翻译抑制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生物、非生物胁迫
大豆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蛋白质、植物油,用于人类饮食、动物饲料和生物柴油等。盐碱胁迫对大豆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并使其产量严重降低甚至绝收。通过大豆耐盐碱的精细鉴定,发掘和利用大豆耐盐碱种质是研究大豆耐盐碱生理机制、发掘大豆耐盐碱基因的关键一步,但目前已有的筛选方法存在筛选效率较低、大批量筛选时重复性不高等不足。国内外学者通过筛选鉴定获得了较多的大豆耐盐碱品种,并已成功克隆了多个耐盐碱基
湿地作为全球重要的脆弱生态系统,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温室气体排放是湿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重要过程,受温度变化影响显著。已有研究证实作为广泛分布的“土壤生态工程师”,蚯蚓作为典型的大型土壤动物在塑造土壤结构和调节土壤生态过程与功能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气候变暖背景下,蚯蚓对湿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特别是蚯蚓调控下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响应仍需进一步研究。本论文以三江平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基本组成单位,其结构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土壤中碳、氮含量。秸秆因其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碳、氮、磷、钾),常被以多种方式施入土壤中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从而达到增产、增质的目的。本文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伦站)9年秸秆还田试验为研究平台,设置了0 kg/hm2(CK),6000 kg/hm2(S1),9000kg/hm2(S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