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主党派在香港——以香港《华商报》为史料中心的考察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民主党派就与香港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各民主党派在香港积极展开争取民主运动和抗战活动。抗战胜利后,南京政府对民主运动采取高压政策,大批民主党派人士只能政治逃亡香港。  南下香港的中国各民主党派在香港展开新一轮的整合,并且中国民主党派在香港积极展开反独裁反内战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此后,云集香港的中国各民主党派重新厘定政治路线,从维护政协决议,争取和平民主,转到团结一致地公开打出反美蒋旗帜,在香港建立起反美蒋南方民主运动中心,展开对国民党政府的残民政策和腐朽统治的彻底批判。由此,中国各民主党派逐渐由“中间路线”走向新民主主义道路,并且对“中间路线”展开彻底批判。旅港各民主党派不仅积极投身反美蒋的“第二条战线”的政治斗争,在政治上接受中共的领导,而且在军事上,各民主党派发挥各自自身的优势,以香港为基地,直接投身解放战争,与中共同舟共济,主动配合中共展开军事行动。之后,中国各民主党派在香港展开了一声势浩大的新政协运动,这场政治运动给中国民主党派指明了走向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光明道路。  在解放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中共中央向在香港的各民主党派发出热情诚恳的邀请,并为在港各民主党派秘密北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因此,被迫政治流亡于香港的各民主党派秘密北上解放区参加新政协。
其他文献
十九世纪末,俄国学者波兹德涅耶夫受沙皇派遣到中国考察,撰写了名为《蒙古及蒙古人》的考察日记,为我们提供了俄人视角下的清代民族关系状况。地跨欧亚的俄国不同于其他西方国家
清王朝建立后,为了笼络和利用外藩蒙古各部封建主,建立了专门的外藩封爵制度,对外藩蒙古各部的上层人物进行等级不一的封爵,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政治群体——外藩蒙古王公。外藩蒙
从国内外披露形式来看,研发信息披露仍然属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范畴.在借鉴Gary(1999)和Denise(2007)所构建的研发信息披露指数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信息披露的特
从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到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金融产品风险的扩散是国际性的。本文以贸易应收款证券化为例,通过分析跨国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所蕴含的信用风险,结合我国
粮食是灾荒救济中最为关键的物资。从古到今,灾荒对人类社会的困扰从未停止,粮食赈济依然是人类面对的永恒课题。  “丁戊奇荒”是近代灾情甚为严重的一场大灾,给灾区民众带来
18~19世纪是英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英国的贵族顺应时代潮流,在地产的基础上,发起圈地运动、投资工商业、兴建公路、开凿运河、兴修铁路和投身城市建设,通过这些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本文主要是对中日两国近世思想家戴震和荻生徂徕的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和梳理,具体是从方法论(考据学、古文辞学)、人性论、道论等三个层面的视野中分析比较戴震和荻生徂徕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陆续公布以后,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逐渐成为出土文献和古文字研究等领域的热点,业已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李零先生首先把上博简中的春秋战国时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