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海海西蒙藏汉民族关系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wudizi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民族关系作为一种特殊而重要的社会关系,已成为国家政治稳定、边疆安全的重要变量。不仅如此,民族关系及其问题还是世界冲突与纷争的重要根源之一,是世界大国实现其国际战略所借重的重要工具。近年来,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民族问题十分突出,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日益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因此,深入研究西北地区民族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蒙藏汉民族关系为研究视角,对海西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影响民族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探讨和总结,并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民族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不同地域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而文化是民族之根,内化为民族的集体意识,规定着民族的基本特点。民族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方面,在当今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日益失去政治号召力的时代,文化正成为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核心因素。因此,从长远来看,积极构建我国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文化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同时,民族之间存在的较大的发展差距是影响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直接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民族地区带来了消极的政治后果,成为影响西北边疆地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最重的要因素。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视野来看,我国民族国家建构尚未彻底完成,特别是构成民族国家核心的中华民族未能发挥应有的民族整合作用,民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冲突是边疆民族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普遍认为,要实现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就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但发展民族地区生产力最重要的并不是单一地给予少数民族地区大量的资金援助以及照顾性政策,而是着眼于对民族地区当地居民自身发展能力的提升。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民族地区正在实施的工业化过程中,充分保证当地群众的工业化主体地位,创造条件使其更多地参与到现代化工业生产中,从而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过程中促进少数民族传统生计方式的现代化变迁;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实现少数民族人的现代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要不断完善民族地方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重视和创新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不断丰富“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当代内涵,赋予其新的共同历史任务,不断激发少数民族的主人翁精神,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增强国家认同意识。此外,国家在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文化多元并存基本政策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国家认同对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因此,应进一步协调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大力加强国家认同培育,构建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公民身份。
其他文献
由特级教师李吉林开创的情境教学思想经过三十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因其理论的适切性和实践的可行性,已然成为了影响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流派,特别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
交通运输行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直发挥着基础性与先导性作用,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行业已经成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巨大的能量。然而俗
大气环境污染不以省界、市界、县界为限,而是区域性的。在跨行政区环境治理的现实中,却面临着区域环境的整体性与属地环境行政管理碎片化的矛盾。跨行政区环境治理本身具有高度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二十一世纪将不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全球化的巨大竞争压力下,我国企业由基本单个企业的管理
<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钱理群先生所著的《周作人传》,这部书在学界引起极好的反响,被公认为这套现代作家传记丛书中最出色的传记之一。该传最大的成就在于把周作人这
在当今市场的大环境之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强管理,因此企业纷纷引进和建立了企业资源计划(ERP)来管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虽然我国企业大力引进ERP系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渐加强,全球制造出现新型经济竞争机制,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变化的市场供需关系打破传统的采购平衡——“纵向一体化”模式。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先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是高度敏感的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并掌握先进的后处理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体现.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还是从国家安全考虑,都必
本文认为,新形势下的"灌输"教育并未过时,不能将"灌输"曲解为生塞硬灌;"灌输"教育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层次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满足正当需要原则;"灌输"教育应同解决实际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数据信息都能够在计算机中进行存储和管理,使用户能够方便的进行信息的检索和分析处理,从而简化用户在数据分析上的